“数字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技术、制度(智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定 价:72 元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智能技术速迭代升级,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正在深度数字化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既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数字技术 党建能有效弥合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张力,已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范式。本书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智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之一种,聚焦数智化背景下开放、动态组织系统,从评估体系与效能提升维度探讨政党与社会平衡的数智化治理新格局,从组织、技术、制度三个维度,探讨如何构建国家与社会权力分配相对均衡的数字化格局。首先,梳理数字化党建的兴起逻辑与价值;其次,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化党建的风险形态;再次,思考数字化党建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路径。这对于深入理解数智社会建设中政党的引领逻辑,以及强化党的建设和实现数智社会的整体愿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孙会岩,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现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长期从事技术进步与政党政治教学与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研究数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效能提升研究,以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生成式人工智能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等。同时在《国外社会科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学术界》《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
吕倩昀,上海立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从事党的建设研究。近年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研究,主持上海立达学院特色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重要论述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和《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晨刊》《党史博采》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
王玉莹,复旦大学中共党史党建专业博士生,从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化治理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数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效能提升研究项目。在《电子政务》《昆明理工大学学报》《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理论观察》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
总 序 /1导 论 /1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3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5 一、国内研究综述 /5 二、国外研究综述 /10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13第三节 核心概念构成 /14 一、数字化时代 /14 二、数字化党建 /15 三、智慧治理 /17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18 一、研究框架 /18第一章 数字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22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论述 /22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技术的论述 /23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技术的重要论述 /25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 /27第二节 数字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发展 /30 一、基层社会治理理论 /31 二、数字技术+党建理论 /33 三、数字化治理理论 /35第三节 数字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分析框架 /38 一、组织治理维度 /38 二、技术治理维度 /40 三、制度治理维度 /43第二章 数字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 /46第一节 Web1.0时代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46 一、Web1.0时代的主要特点 /47 二、Web1.0技术下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48 三、Web1.0时代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困境挑战 /49第二节 Web2.0时代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 /51 一、Web2.0时代的主要特点 /51 二、Web2.0时代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相关探索 /54 三、Web2.0时代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困境挑战 /57第三节 Web3.0时代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 /58 一、Web3.0时代的主要特点 /58 二、Web3.0时代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相关探索 /60 三、Web3.0时代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困境挑战 /67第三章 数字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 /69第一节 数字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议题转向 /69 一、数字化技术发展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影响 /70 二、数字化技术提升基层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能力 /73 三、数字化技术推动基层社会智慧化深入发展 /75第二节 数字时代组织变迁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考验 /77 一、数字化技术发展带来的基层组织扁平化 /78 二、党建平台建设滞后导致组织吸引力不足 /81 三、传统的组织方式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挑战 /84第三节 数字技术进步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考验 /86 一、数字化技术的资本逻辑带来的社会治理难题 /86 二、数字化形式主义带来的基层社会治理困境 /88 三、基层数字鸿沟对基层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 /90第四节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逻辑与诉求 /93 一、数字化时代基层政治发展的制度诉求 /93 二、制度滞后带来的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95第四章 数字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技术平台探索 /99第一节 智能化党建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基本架构 /99 一、数字化平台强力的管理功能 /100 二、数字化党建平台强力的教育功能 /101 三、数字化党建平台强力的服务功能 /102第二节 数字化党建平台的成效与不足 /103 一、数字化党建平台的主要成效 /104 二、数字化党建平台的不足之处 /104 三、数字化党建平台的相关案例 /105第三节 数字化党建平台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 /108 一、丰富模块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 /108 二、加大党建工作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109第五章 数字化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 /121第一节 党建引领的转变:片区党组织推动空间再造 /121 一、数字化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空间转化的提出 /122 二、从社会到数字:数字化时代空间治理的逻辑理路 /123 三、数字化党建引领社区空间再造的提出 /125第二节 数字化党建引领城市空间再造的实践探索 /128 一、党建引领城市空间再造的实践机制 /128 二、数字化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 /132第三节 数字化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 /135 一、不断增强数字化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136 二、突出智能+党建政治功能,构建基层社会治理输出体系 /138 三、注重运用现代治理技术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 /142 四、打造多方利益合作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146第六章 数字化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150第一节 国有企业数字化党建的现实意义 /150 一、数字化党建有利于国有企业坚定思想引领 /150 二、数字化党建有利于形成良好企业文化 /152 三、数字化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155第二节 数字化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形式 /158 一、数字化党建推进国有企业党组织发展 /159 二、数字化党建促进思想政治引领 /160 三、数字化党建促进国有企业发展 /161第三节 数字化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163 一、空间赋能: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有机融合 /164 二、技术赋能:打造高质量党建数字底座 /165 三、队伍赋能:加强数字化党建人才队伍建设 /167 四、机制赋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合理的框架 /170第七章 数字化党建赋能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174第一节 数字化党建赋能大学治理的价值理路 /174 一、工具理性视角下的数字化党建赋能大学治理 /174 二、价值理性视角下的数字化党建赋能大学治理 /177 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应然关系 /180第二节 数字化党建赋能大学治理的实然困境 /182 一、数字化党建赋能大学治理的数字领导力匮乏 /182 二、数字技术赋能大学治理过程潜存技术异化 /184 三、制度机制还需进一步创新与体系化 /187第三节 数字化党建赋能大学治理的创新探索 /189 一、优化顶层设计的做法 /189 二、强化技术应用的做法 /191 三、完善制度机制的做法 /194 四、协同治理的做法 /197第八章 数字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201第一节 加强党对数字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201 一、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202 二、加强网信领域党的建设 /204 三、重视数字化党建的发展 /207第二节 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开发和运用 /210 一、坚决打赢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210 二、注重新一代智能技术在党建领域的开发与运用 /212第三节 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作用 /216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17 二、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数字化技术能力和水平 /218 三、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21第四节 加强数字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保障 /224 一、加快完善相关党内法规 /225 二、加快建立相关流程管理 /227 三、加快畅通相关安全保障措施 /230结 语 /232后 记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