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是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课题(编号:SZ242006)、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编号:22YB244)、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研究专项)(编号:24GJZX014)、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编号:24DJQN030)、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编号:ZH-B-003)、南昌工程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NGYJG-2023-004)、南昌工程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程思政专项)(编号:2022SZJG10)、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2025SYH05)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思政育人视域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发展进行研究,具有较深广的现实背景和时代背景。
第一,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毕业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接连出现,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第二,高校始终是双创教育的重要主体和阵地。当前,高校双创教育正面临极好的历史机遇,互联网 蓬勃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为双创教育提供了更好发展的网络环境和实践沃土。第三,思政育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双创教育,以及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均是当前国家层面积极倡导和推进的重要举措。
本书主要基于思政育人视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发展进行一揽子多维研究,首先介绍了本书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以及框架内容(第一章),然后从总体发展层面(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人才培养层面(第五章)、双创师资层面(第六章、第七章)、个案专业层面(第八章、第九章)、共青团工作层面(第十章)进行具体分析。
臧秀娟撰写了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撰写总字数达到11万字,赵亮(通讯作者)承担了其余6万字的撰写工作。感谢为本书写作及出版提供帮助的同事、朋友、编辑!笔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25年2月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三、框架内容
第二章 就业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与双创教育耦合发展的基本问题、必要性及策略
一、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思政育人的重要性以课程思政为例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和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就业视域下思政和双创教育耦合发展的必要性
四、推动思政与双创教育耦合发展的策略探索
第三章 互联网 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绩效评价以江西省为例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互联网 时代双创教育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四、江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绩效测算
五、互联网 时代双创教育优化提升策略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双创教育的概况、评价及对策以广东省为例
一、引言
二、广东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双创教育发展概况
三、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发展评价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双创教育的优化对策
第五章 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贸类专业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条件
一、引言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影响因素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条件分析
四、研究总结及优化培养条件的措施
第六章 互联网 视域下高校双创师资培养成效的评价设计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互联网 视域下双创师资培养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各指标间判断矩阵构建及权重计算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七章 双创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的提升路径
一、引言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
三、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四、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计算与比较
五、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路径设计
第八章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教师思政施教能力的评价体系构建与测评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二、构建教师思政施教能力的指标体系
三、各级指标权重的计算与对比
四、对南昌工程学院财会类专业教师思政施教能力的个案识别
五、研究总结与成效提升对策
第九章 互联网 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对X院校贸易类专业的调查研究
一、互联网 时代X院校贸易类专业双创发展概况
二、基于四维视域的X院校双创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三、提升X院校贸易类专业双创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十章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基于对Y高校的调研统计
一、引言
二、新时代Y高校共青团工作受影响的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