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机场运营管理》分为基础篇、运行篇、管理篇,共十章,分别是机场概论、民用机场管理、民用机场布局、民用机场飞行区运行管理、民用机场地面运行管理、民用机场安全管理、民用机场经营管理、民用机场服务管理、智慧民航建设、绿色机场建设。
《民用机场运营管理》是民航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用书。该书从基础、运行和管理三个维度对民用机场的运营与管理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机场基本情况、机场体系、机场布局和建设的基本知识,四型机场建设,了解机场飞行区运行、地面运营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机场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同时注重介绍目前国内国际机场运营管理的先进经验,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民用机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基础产业建设,加快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明确指出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对内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的现代化水平、经济结构和开放水平等状况,对外则是衡量国家、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不仅如此,民航在、社会、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许多国家(地区)把民航业定位为战略性产业,把发展民航业上升为国家(地区)战略,使之成为在化过程中获取利益的有力工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民用机场是民用航空器飞行不可或缺的场所,是民用航空运输网络的节点。它作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承担着服务公众的重要职能。民用机场是民航业国家战略的基础支撑,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新动力源。民用机场是我国民航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三五”期间,随着民航改革步伐加快、建设投入加大,我国民用机场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根据民航“十四五”规划,民航仍将以推进机场群率先发展为支撑,积极服务和支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并分别针对东中西部区域发展特征,推动构建西部民航发展新格局,支撑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开创中部民航崛起新局面。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机场管理人才,需要有一本关于机场管理方面的高等教育适用教材。笔者从事民用机场运行和管理的教学科研工作近二十年,1998 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开航之际,曾参与了“上海机场集团一市二场运行管理”的调研工作,从2005 年起又担任了“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运行管理研修班”的专职教师,对机场管理的理论有较深研究,对机场运营的实践经验丰富。随着时代的变化,机场建设日新月异,新理论、新理念、新观念、新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在写作本书前,笔者大量地收集、分析、研究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机场管理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和具体运营实践经验,力图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共同反映出现代机场管理的前沿成果。本书以“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为主要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完整,内容丰富。本书分为基础篇、运行篇和管理篇,共计十章。全书全面、系统地研讨和分析了现代民用机场各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活动,涵盖了机场运营与管理的各个方面,知识面广,内容十分丰富。基础篇包括三章内容:优质章主要介绍基本概念、民航业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和发展、主要法规和政策;第二章主要介绍民用机场管理;第三章主要介绍民用机场布局。运行篇包括三章内容:第四章主要介绍民用机场飞行区运行管理;第五章主要介绍民用机场地面运行管理;第六章主要介绍民用机场安全管理。管理篇包括四章内容:第七章主要介绍民用机场经营管理;第八章主要介绍民用机场服务管理;第九章主要介绍智慧民航建设;第十章主要介绍绿色机场建设。
(2)理论引领,理念创新。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为引领,在机场发展中坚持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这为本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此本书专门增加了智慧民航建设和绿色机场建设两章内容,成为教材中的一个亮点。在机场建设、安全管理、真情服务等章节中,作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力求内容服从于国家战略,对标世界前沿,注重理念创新、立意新颖、观点鲜明,以使读者有所启迪。
(3)科学运行,立规定矩。为了保障飞机安全起飞和降落,笔者从飞机地面运行指挥、飞机地面运行保障、飞机监护、跑道管理和维护、机坪管理、导航设备管理、净空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引用了大量机场管理条例、规定、标准和要求,立规定矩,精心组织,正确指挥,沟通协调和实时控制,构成一个完整的机场运行网络体系,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民航人责任攸关、使命担当的优良传统。
(4)实践应用,行之有效。本书将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结合,注重时效性,立足于中国特色机场经营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借鉴国内外机场运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深入浅出,使读者更容易掌握。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本书采集了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极具代表性,反映了当前机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值得读者思考和借鉴。同时,统计数据也是一种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教材中的相关数据均来自机构,力求新、准、全,通过大量数据来呈现机场运营管理发展的新成果。
笔者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专著、教材和资料,尤其研读了《中国民航报》大量的新闻报道,这些前期的探索和研究为本书的编写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对于清华大学出版社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的耐心指导和热情的帮助,笔者深受感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稿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真诚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使其日臻完善。
目录
基础篇
优质章 机场概论 2
优质节 概述 2
一、民用机场的定义、基本功能、主要任务和具体职责 2
二、机场的分类 4
三、民用机场的历史 10
第二节 民航业的地位和作用 15
一、民航业的战略地位 15
二、民航业的战略作用 16
第三节 民航运行体系 19
一、民航的行业系统性 19
二、机场运行系统图 20
第四节 改革和发展 22
一、现状与差距 22
二、机遇与挑战 33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 36
四、“十四五”目标和机场布局中长期规划 37
思考题 40
第二章 民用机场管理 42
优质节 机场管理体制 42
一、民用机场的性质 42
二、我国机场的性质定位 44
三、我国机场管理体制的多样性 45
四、机场管理机构 47
五、机场管理机构的职责 48
第二节 构建国家公共航空运输机场体系 49
一、大型复合枢纽机场的战略地位 50
二、我国枢纽机场的建设 51
第三节 我国中小机场建设和发展 62
一、充分认识中小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63
二、全面把握“十四五”时期中小机场发展形势任务 64
三、中小机场发展中的问题 66
四、抓住机遇,精确供给,保障安全 69
第四节 建设四型机场 71
一、四型机场的内涵 71
二、《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71
三、四型机场建设的战略蓝图 73
思考题 74
第三章 民用机场布局 75
优质节 基本布局 75
第二节 飞行区 77
一、概念 77
二、跑道 77
三、跑道的附属区域 86
四、滑行道 88
五、机坪 90
六、航站导航设施 91
七、航空地面灯光系统 94
八、机场跑道系统的分类和标志 95
九、空域 98
十、机场的进近和净空(飞行)区 98
十一、飞行区的其他设施 100
第三节 航站区 102
一、航站楼 103
二、货运站 111
三、政府驻场机构 114
四、其他服务机构 115
第四节 地面综合交通区 115
一、打造现代化机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115
二、大型机场应规划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117
三、空地联运 118
第五节 临空经济区 119
一、临空经济区的规划 120
二、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122
思考题 125
运行篇
第四章 民用机场飞行区运行管理 128
优质节 概述 128
一、机场运行管理的定义 128
二、机场运行管理的内容 129
三、机场运行管理的安全目标 129
四、创建机场运行新模式 130
五、机场运行指挥中心 131
第二节 机场容量和运行 134
一、机场容量 134
二、机场容量的定义 134
三、容量和运行 135
四、提高机场容量措施 137
第三节 机坪运行管理 139
一、机坪运行管理的内容与目标 139
二、飞行活动区的安全 140
三、航空地面事故的范围和等级 141
四、现行机坪运行模式重大改革 142
五、现场指挥 145
六、飞机地面运行管理 146
七、航空器除冰雪管理 150
八、飞机监护 150
第四节 场务运行管理 151
一、场务管理范围 151
二、道面的维护 152
三、外来物(FOD)的防治 154
第五节 跑道侵入 155
一、概述 155
二、防止地面车辆及人员跑道侵入 156
第六节 机场导航设施管理 158
一、目视助航设施的检验评估 158
二、目视助航灯光系统的维护 158
第七节 机场净空管理 160
一、净空管理 160
二、超标建筑物 162
三、鸟害控制 163
四、电磁波干扰 166
五、烟雾 166
六、无人机 167
七、不明飞行物 168
思考题 170
第五章 民用机场地面运行管理 171
优质节 航班运行管理 172
一、航班 172
二、航班信息管理 176
三、机位分配 179
第二节 航站楼运行管理 180
一、航站楼总体布局 181
二、旅客流程 183
三、中转管理 188
四、行李管理 190
五、标识管理 193
第三节 旅客地面服务 197
一、旅客地面服务概述 197
二、旅客导乘和接待 198
三、手推车服务 199
四、问询服务 200
五、特殊旅客服务 200
六、联检服务 205
第四节 机场地面勤务保障 206
一、概述 206
二、地面勤务保障管理 209
三、登机桥作业 215
四、机坪车辆及设施设备管理 217
思考题 219
第六章 民用机场安全管理 220
优质节 安全管理理论和实践 220
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20
二、中国民航安全发展面临的挑战 221
三、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 223
第二节 建设平安机场 225
一、平安机场内涵 225
二、建设平安机场,严守安全生命线 225
三、建设平安机场的要求 227
第三节 空防安全 227
一、空防安全概述 228
二、安全检查系统 229
三、围界系统 234
四、视频监控系统 236
五、机场门禁系统 237
六、机场安防报警子系统 238
七、机场安防公共广播子系统 239
第四节 治安安全 239
一、群防安全概述 239
二、易发群体事件 240
三、群体事件的防范策略 244
思考题 248
管理篇
第七章 民用机场经营管理 250
优质节 经营管理方式转变 250
一、由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 250
二、机场将成为一个公共航空平台 251
三、机场经营性业务范围 252
四、经营权的转让 253
五、机场内部拥有的资源 253
第二节 机场指标体系 256
一、机场指标体系构建 256
二、收入与成本 259
第三节 机场特许经营权 263
一、机场特许经营权 264
二、机场特许经营项目 264
三、国内机场按经营现状分段实施 266
四、实施步骤和要求 267
第四节 非航空性业务 269
一、非航空性业务收入打造优质机场 269
二、商业 271
三、广告 275
四、停车管理 277
思考题 278
第八章 民用机场服务管理 280
优质节 机场服务质量 280
一、概述 281
二、机场服务质量概况 282
三、提升民航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 285
第二节 建设人文机场 287
一、人文机场的内涵 287
二、建设人文机场,实现和谐发展 288
三、建设人文机场要求 289
第三节 真情服务 290
一、真情服务的本质要求 290
二、以先进服务理念引领真情服务 291
三、创新是真情服务的生命力 293
四、民航员工是真情服务的主体 295
第四节 航班不正常处置 296
一、概念 296
二、现状 299
三、航班不正常的原因 303
四、加大力度整治航班延误 306
五、航班延误后旅客服务 310
六、保护消费者权益 314
第五节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与监督机制 317
一、民航服务标准体系 317
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317
三、强化服务监督管理 319
思考题 320
第九章 智慧民航建设 322
优质节 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 322
一、智慧民航建设的发展战略 322
二、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总体方案 326
三、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目标和实施 329
四、建设智慧机场 332
第二节 智慧机场未来场景 335
一、全流程便捷出行 335
二、全方位“航空+”服务 336
三、综合性航空物流服务 337
四、智慧协同 337
五、智慧作业与维运 338
第三节 智慧民航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339
一、《指标体系》的发布对加快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39
二、智慧民航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340
三、智慧民航建设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341
思考题 343
第十章 绿色机场建设 344
优质节 民航绿色发展规划 344
一、民航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现状 344
二、国内机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绿色问题 345
三、“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形势 346
四、《“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 347
第二节 绿色机场建设 348
一、绿色机场概述 348
二、资源节约 350
三、低碳减排 353
四、环境友好 353
五、运行高效 354
第三节 绿色机场评价体系 355
一、《绿色机场评价导则》的内涵 355
二、《绿色机场评价导则》对机场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356
三、《绿色机场评价导则》主要指标评价要求 356
思考题 361
参考文献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