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艺人民性思想与文艺活动的共生互动关系,本书以对文艺人民性进行总体性的学术探究为逻辑基础,将七月派文学设置为具而微的文学事实,运用原始材料,回到历史现场
王昌忠,文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诗理论、文艺美学
引言第一章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观的产生及理论渊源 第一节 大众文化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第二章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的先声本雅明 第一节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与技术本雅明的艺术生产论 第二节 机械复制时代的电影理论光韵消失和震惊出现 第三节 本雅明的大众文化观救赎 第四节 本雅明无线电广播的实践者 第五节 本雅明的媒介生产方式第三章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观启蒙者霍克海默与阿多诺 第一节 文化工业的缘起 第二节 阿多诺的电影观 第三节 电视和大众文化模式第四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另类面孔洛文塔尔 第一节 洛文塔尔重要的学术生涯 第二节 洛文塔尔通俗文化的研究 第三节 洛文塔尔的批判理论与文学传播的研究路径第五章 法兰克福学派单向度的人揭示者马尔库塞 第一节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工具的批判 第二节 马尔库塞的大众文化观第六章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逻辑扭转者哈贝马斯 第一节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及交往理论概念解析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大众媒介批判视角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公共广播、电视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延展 第一节 传播政治经济学派 第二节 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的转向 第三节 大众媒介与公共领域第八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 第一节 超越本雅明的电影观的思考 第二节 跨越时空思考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与电视 第三节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与电视余论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