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保护区植被调查研究》较为完整地汇集了云南乌蒙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资料,在介绍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植物区系特征的基础上,依据近280个植被调查样方数据,将研究区的自然植被划分为7个植被型、7个植被亚型、47个群系、62个群丛,并详细介绍了每个群丛的分布状况与群落特征。
《乌蒙山保护区植被调查研究》共分10章。第1章介绍与保护区植被形成相关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土壤条件;第2章介绍保护区植物种类组成与区系特征;第3章介绍植被分类系统和保护区植被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第4章至第10章分别介绍保护区各植被类型(群丛)的分布状况和群落特征。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83.09-1987.07 云南大学 生物系 植物学专业 本科
1991.09-1994.07 云南大学 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生态学专业 硕士
2001.09-2007.12 云南大学 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生态学专业 博士1994.07-1999.08云南大学 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讲师
1999.08- 云南大学 生态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主持973项目专题1项,共同主持水专项滇池项目专题1项。国家基金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云南省重点项目2项,主持生态调查、监测类项目约30项。
云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目录
1 自然地理环境 1
1.1 地质背景 1
1.1.1 地层和岩石 1
1.1.2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4
1.2 地貌 4
1.2.1 地貌特征 4
1.2.2 地貌类型 5
1.2.3 各片区地貌差异 7
1.2.4 地壳运动与自然环境演化历史 8
1.3 气候 9
1.3.1 气候特征 9
1.3.2 气候要素时空分布特征 10
1.3.3 气候类型 13
1.4 水文 14
1.4.1 地表水 14
1.4.2 地下水 15
1.5 土壤 16
1.5.1 土壤发育和土壤分类 16
1.5.2 土壤分布 16
1.5.3 土壤基本性状特征 17
2 植物种类组成与区系特征 25
2.1 样地植物 25
2.1.1 植物科属种组成 25
2.1.2 区系组成及特征 26
2.2 常绿阔叶林植物. 28
2.2.1 植物科属种组成 28
2.2.2 区系组成及特征 28
2.3 落叶阔叶林植物. 30
2.3.1 植物科属种组成 30
2.3.2 区系组成及特征 30
3 植被分类与分布特征 33
3.1 植被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33
3.2 植被分类系统 33
3.3 植被分布特征 37
3.3.1 植被水平分布特征 37
3.3.2 植被垂直分布特征 38
4 典型常绿阔叶林 40
4.1 扁刺栲林 41
4.1.1 扁刺栲-筇竹群丛 41
4.1.2 扁刺栲-金佛山方竹群丛 46
4.1.3 扁刺栲+华木荷-筇竹群丛 49
4.1.4 扁刺栲+硬壳柯群丛 56
4.1.5 扁刺栲+包果柯-筇竹群丛 59
4.1.6 扁刺栲+三脉水丝梨群丛 63
4.2 华木荷林 68
4.2.1 华木荷-金佛山方竹群丛 69
4.2.2 华木荷+扁刺栲-筇竹群丛 71
4.2.3 华木荷+硬壳柯-筇竹群丛 82
4.2.4 华木荷+三脉水丝梨群丛 86
4.3 柯林 90
4.3.1 硬壳柯+三脉水丝梨-抱鸡竹群丛 90
4.3.2 包果柯+三脉水丝梨-筇竹群丛 93
4.4 山矾林 97
4.4.1 山矾-楼梯草群丛 97
4.4.2 山矾+鸭公树-筇竹群丛 103
5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108
5.1 扁刺栲落叶阔叶混交林 108
5.1.1 珙桐+扁刺栲-筇竹-骤尖楼梯草群丛 109
5.1.2 十齿花+扁刺栲-荆竹-泡鳞轴鳞蕨群丛 114
5.1.3 连香树+扁刺栲群丛 118
5.2 三脉水丝梨落叶阔叶混交林 122
5.2.1 五裂槭+三脉水丝梨群丛 123
5.2.2 十齿花+三脉水丝梨-绥江玉山竹群丛 126
5.2.3 萸叶五加+三脉水丝梨群丛 131
5.3 山矾落叶阔叶混交林 134
5.3.1 五裂槭+山矾-筇竹群丛 134
5.3.2 十齿花+山矾群丛 138
5.3.3 老鸹铃+山矾群丛 141
5.3.4 华南桦+山矾群丛 146
6 山地落叶阔叶林 150
6.1 光叶水青冈林 150
6.1.1 光叶水青冈-竹叶草群丛 151
6.1.2 光叶水青冈+五裂槭-筇竹群丛 154
6.2 珙桐林 158
6.2.1 珙桐-骤尖楼梯草群丛 158
6.2.2 珙桐-筇竹群丛 163
6.2.3 珙桐+长穗鹅耳枥-筇竹群丛 168
6.2.4 珙桐+五裂槭群丛 172
6.2.5 珙桐+绢毛稠李群丛 176
6.3 其他落叶阔叶林. 180
6.3.1 水青树+五裂槭-筇竹群丛 181
6.3.2 萸叶五加+灯笼树-玉山竹群丛 186
6.3.3 绢毛稠李林 188
6.3.4 细齿樱桃群丛 195
6.3.5 华西枫杨群丛 199
6.3.6 胡桃楸群丛 203
6.3.7 灯台树群丛 207
6.3.8 华南桦群丛 212
6.3.9 薄叶冬青群丛 215
7 温性竹林和竹灌丛 219
7.1 温性竹林 219
7.1.1 毛竹-包氏凤仙花群丛 219
7.1.2 水竹-包氏凤仙花群丛 222
7.2 温性竹灌丛 225
7.2.1 金佛山方竹群丛 225
7.2.2 筇竹群丛 228
7.2.3 荆竹-蕨群丛 231
8 次生性灌丛和灌草丛 234
8.1 次生性灌丛 234
8.1.1 川莓群丛 234
8.1.2 红泡刺藤群丛 236
8.1.3 光滑悬钩子群丛 239
8.1.4 栽秧泡群丛 241
8.1.5 马桑绣球群丛 243
8.1.6 川滇金丝桃群丛 246
8.2 次生性灌草丛 248
8.2.1 蕨群丛 248
8.2.2 长根金星蕨群丛 251
8.2.3 西南圆头蒿群丛 253
8.2.4 马刺蓟群丛 255
8.2.5 苎麻+尼泊尔酸模群丛 257
8.2.6 戟叶蓼群丛 259
8.2.7 西南委陵菜群丛 261
8.2.8 黄毛草莓群丛 263
9 沼泽化草甸 266
9.1 庐山藨草草甸 266
9.1.1 庐山藨草群丛 266
9.2 密花薹草草甸 268
9.2.1 密花薹草群丛 268
10 人工植被 270
10.1 华山松林 270
10.1.1 华山松群丛 270
10.2 杉木林 274
10.2.1 杉木群丛 274
参考文献 277
附录 样地植物名录 278
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