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本《鸲鹆图》研究
定 价:95 元
传本《鸲鹆图》作为署款宋徽宗的作品,但真伪问题一直未有定论。本书中作者首先将《鸲鹆图》所涉及的历史背号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包括宋徽宗花鸟画风格溯源,作品形成时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时代风格等等。其次,《鸲鹆图》流传近千年,所涉及的收藏信息极为复杂,作者从相互断裂的史料中寻找蛛丝马迹。最后,作者对《鸲鹆图》在产生与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影响进行了深入且严谨的论证,尽可能地向读者展现一件古画立体且饱满的面貌。
许宝俊,陕西韩城人。2007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现就职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术研究论文《玉峰周氏考》发表于《美术文献 》2019.07期,总153期;《威丰及其臣子题诗宋徽宗〈鸲鹆图)的政治隐喻》发表于《长江从刊》2019.04,总441期。
绪论
第一章宋徽宗花鸟画风格溯源第一节宋徽宗花鸟画标准器界定第二节宋徽宗绘画理想和审美体现第三节徽宗品牌在后世的演变
第二章传本《鸲鹆图》的特征与甄别鉴定第一节三本《鸲鹆图》画法、题跋、印章的分析鉴定第二节从绘画创作心理角度分析三本《鸲鹆图》第三节传本《鸲鹆图》的断代
第三章传本《鸲鹆图》入藏清宫始末第一节乾隆收藏《鸲鹆图》始末第二节咸丰帝对南博本《鸲鹆图》之钟爱第三节张荫桓与南博本《鸲鹆图》
第四章庞莱臣收藏、复制南博本《鸲鹆图》推测第一节庞氏对南博本《鸲鹆图》的庋藏第二节弗利尔与传本《鸲鹆图》第三节私藏本《鸲鹆图》的版本分析
第五章《鸲鹆图》图式的形成与传播第一节斗雀式花鸟画的文化基础第二节《鸲鹆图》图式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斗雀图式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一
附图二
附图三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