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级史料支撑:珍贵馆藏图片还原历史现场,直观感受历史分量
与课本深度契合:系统梳理历史脉络,补充课本未讲透的背景细节,轻松掌握历史知识
内置特色专栏:历史掌故 人物故事 事实真相,丰富知识储备
考试素材积累:为材料分析题、观点论述题提供充足论据
价值理念渗透:通过历史叙事自然传递责任担当与爱国情怀
XR融媒体验:扫码进入虚拟展厅,沉浸式体验红色故事会
助力全面成长:提升知识、思维与写作能力,学习信仰的力量塑造责任与担当的意
识理解无私与奉献的内涵
对标榜样力量:激发学习内驱力从他们身上,学生能学会用坚持攻克学习难关用专注
提升学习效率,用热爱点燃学习热情,让精神力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学业进步
严格内容把控:国博专家执笔,杜绝戏说与片面解读,确保内容严谨可靠
中国现代史学会前会长郭德宏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自己梦想,特别是美好社会理想的民族。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古圣先贤,就有小康和大同的社会理想。那时的小康理想,就是家家丰衣足食,人人遵守礼仪,互相谦让。那时的大同理想,就是天下人如同一家人,家家幸福,人人愉快,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古圣先贤小康和大同的社会理想都没有实现。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强盛的汉代,繁荣的唐代,辽阔的元代,清初的盛世。那时,与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富饶、强盛、文明、进步。用现代语言表述,那时的中国是发达国家,其他那些国家和地区则是发展中国家。然而,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和封建主义统治腐败,中国落后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到19世纪末,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将要亡国灭种的深渊。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当时一些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就在寻求救国救民之道。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都试图在不根本触动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富国强兵,但是都失败了。1894年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首次提出振兴中华口号。1902年康有为完成《大同书》的写作,期望中国实现古圣先贤所憧憬的大同世界。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中国未来记》,1904年蔡元培发表《新年梦》,都憧憬中华复兴,雄立世界。近代以来,每一个中国人都满怀着复兴中国、振兴中华的梦想。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中国人民的这一梦想不但没有实现,反而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民族苦难。
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超越古圣先贤小康和大同的社会理想,提出了夺取反帝反封建胜利、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最终实现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于1949年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强盛的历史转折点,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神州大地,生机勃发。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40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一直保持至今。伴随着各方面的迅猛发展,中国迅速走向繁荣,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中国步入世界强国之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现实条件。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率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梦,重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动员。中国的伟大发展,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揭开了历史新篇章。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推动下,国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更加提高,国际影响力更加扩大。我们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中国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连接着国家与个人、中国与世界。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走在世界前列,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已经步入世界发展中大国的中国,理应承担起大国责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穿越百年中国梦丛书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这套丛书深刻揭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昭示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相信,这套丛书的重印出版,能够使广大青少年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史、人民解放的抗争史,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史,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令人振奋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