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要出童诗集了,这个消息并不让我感到意外。事实上,近年来,安琪不仅在自身诗歌写作上不断深耕和探索,发表、出版了大量诗歌作品,还编选了各种诗选(譬如《中间代诗全集》《北漂诗篇》等),写作了《女性主义者笔记》《人间书话》等随笔集,甚至跨界到抽象线条画的创作,凡此种种,无不印证安琪在创作方面的不安分气质和多面向才华。而儿童诗的写作,显然也是其中的一个有力注脚。
回望现代汉诗一百多年的发展行程,不难发现,儿童诗是早期新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冰心、周作人、刘大白等作者都贡献了不少优秀的儿童诗文本。而在现代汉诗其后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儿童诗的写作也都不曾缺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作品。
除专门写作儿童诗的作者之外,不少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也参与了儿童诗的写作,共同推进了汉语儿童诗的发展。安琪的儿童诗写作,正充分体现了一位活跃在诗歌现场的实力诗人对当代儿童诗写作的倾情支持。
安琪的这部童诗集共分为四辑,这四辑的主题可分别归类为童趣动物写景思考。这样的编排次序看似平实,其实颇见作者之用心,一方面充分考虑到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种文本内容和主题上的层次性。就整体而言,安琪的这些儿童诗作品既十分重视儿童视角的呈现和儿童想象的展开,也注意兼顾现代汉诗作为一种文类的艺术性,在二者之间找到了一种难得的微妙平衡。换言之,这些作品既褪去了一般现代诗歌作品的表达难度和成人化色彩,也有效避免了某些儿童诗作品常见的童谣化的拉低式处理。譬如,《你的爸妈是否也说你是垃圾箱捡来的》一 诗是这样写的:每次经过垃圾箱/我都会认真翻寻/我的运气不如我爸妈好/迄今不曾捡到一个婴孩。作者以一个孩童的视角解构了父母关于生命来源的一个善意的谎言,现实的残酷性反而彰显了儿童天真可爱的想象力。再如《丢手绢》一诗,作者从一首读者耳熟能详的童谣切入诗歌情境:丢手绢/丢手绢/小朋友快来和杨树宝宝玩游戏/杨树妈妈抖动着翠绿的小叶子/哗哗哗,热烈地/喊着/可是杨树妈妈,你丢的不是手绢/你丢的是杨絮呀!这里引入了杨树、杨絮等意象,与小朋友、手绢之间构成一种张力关系,尤其是作品的结尾两行所呈现的认知上的错位,恰恰衬托了童心的纯净透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诗集的第四辑,本辑的主题可理解为思考。其中有关于成长的思考(《舞狮少年》),也有关于宇宙的思考(《穿越大地的曲线》),还有关于梦想和希望的思考(《帐篷》),以及关于美的思考(《美》),等等,这些抽象主题的表现与儿童想象的呈现相得益彰,赋予安琪儿童诗写作一种话语力量和思想品格。这也告诉我们,儿童诗的写作在充分考虑阅读对象的特点的同时,也不应过分低估小读者们的理解能力,而是要向他们提供更丰富多元的优秀作品。安琪在本辑中特意收录她作于 1998 年的《开阔地》一诗,可以说正体现了这一写作理念。
总之,安琪的儿童诗写作是其诗歌写作整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是其中极具活力和生长性的一个部分。这些作品与安琪同时期的其他类型的诗歌作品,共同体现了诗人诗歌写作的最新探索和艺术进展,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