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兼具理论深度和科学普及性,是国内出版的最为系统、原创的有学术价值和传播价值、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大型科学家传记图书。
专业性和原创性是本丛书最大的创新点。作者都是对传主有深入研究的著名学者,以科学家的生平和科学贡献为主要内容,保证了传记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所选科学家领域广、层次高,远超同类读物。所选科学家皆对人类科学进步有里程碑式的影响,几乎涵盖所有科学领域。
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精选科技史研究领域权威杂志《自然辩证法通讯》40年来《人物评传》专栏刊载的文章,介绍了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分析总结了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重要成就和影响,兼具传记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每册选收8篇科学家传记,以杰出科学家的成长故事、科研经历、人生思考为主要内容,多方位、深层次地挖掘他们取得成就的至宝,精彩呈现他们追逐梦想、求真探索、勇攀高峰之路,同时也翔实记述了他们科学人生的苦涩甘甜、教训经验,堪称青少年锤炼理性思维、培养科学精神的理想读物。
本丛书所书写的科学家不仅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敢为人先,他们的家国情怀、求实精神、协同精神等优秀品格,对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树立远大志向,有着重要的引领、激励作用。
要了解科学的方方面面,学习科学家的传记是一条重要途径。这套科学家传记丛书是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四十年积累的基础上完成的,凝聚了两三代专业研究者的心血,非常值得一读。
范岱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编辑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荣退研究员)
弘扬科学家精神,很有意义。
朱清时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任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精神就是优秀科学家的精神,阅读杰出科学家的传记是理解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韩启德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总序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于19世纪40年代的《共产党宣言》中,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那一切,还不过是19世纪的景况。到了21世纪的今天,随着核能、电子、生物、信息、人工智能等各种前人闻所未闻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面貌进一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甚至马克思那个年代都无法想象的巨变。造成所有这一切改变的最根本原因,毫无疑问,就是科学技术。而几百年来,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力量,就是一大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中国是这几百年来世界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化的后知后觉者,从16世纪末期最初接触近代自然科学又浅尝辄止,到19世纪中期晚清时代坚船利炮威胁下的西学东渐,再到20世纪初期对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热切呼唤,经过几百年的尝试,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努力,已逐渐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甚至最近还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例如,中国目前不但在经济总量上居于世界第二的地位,而且在科学研究的多个前沿领域也已经名列国际前茅。最可贵的是,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质量上乘的科研队伍。
利用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尝到了巨大甜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深入人心。从政府到民间,大家普遍关心如何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创新促进发展,使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更具竞争优势,培养和造就出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能走得更长远、更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需要提高专业科学研究队伍的水平,发扬理性思考、刻苦钻研、求真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也需要增强和培育整个社会的公众科学素养,造就学科学、爱科学,支持创新、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这套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的编辑和出版,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通过阅读和学习科学家传记,一是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家们特别是那些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作出了伟大贡献的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方法,二是可以更鲜活地了解到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和品格作风,三是可以从科学家们的各种成长经历中得到启发。
本丛书所收录的200多位中外著名科学家(个别其他学者)的传记,全部都来自中国科学院1979年创刊的《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该杂志从创刊伊始就设立了一个科学家人物评传的固定栏目,迄今已逾四十年,先后刊登了200多篇古今中外科学家的传记,其中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科学家、远渡重洋将最初的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带到中国的欧洲传教士,当然大部分都是近现代科学家,例如数学领域的希尔伯特、哈代、陈省身、吴文俊等,物理学领域的玻尔、普朗克、薛定谔、海森伯、钱三强、束星北、王淦昌等,以及天文学、地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若干工程领域的科学家。值得指出的是,这些传记文章的作者,大都是在相关领域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例如:写过多篇数学家传记的胡作玄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原系统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写过多篇物理学家传记的戈革先生,是中国石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此外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大学的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科技协会等研究机构的专家。所以,这些传记文章从专业和普及两个角度看,其数量之多、涉及领域之广、内容质量之上乘、可读性之强,在国内的中外科学家群体传记中都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者。
考虑到读者对象的广泛性,本丛书对原刊物传记文章进行了重新整理编辑,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总体设计上,共分29册,每册收录8篇人物传记;二是基本按照学科领域来划分各个分册;三是每分册中的人物大致参考历史顺序或学术地位来编排;四是为照顾阅读的连续性,将原刊物文章中的所有参考资料一律转移到每分册的最后,并增加人名对照表。
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急需更多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的重要历史时刻,希望本丛书的出版对于实现这个伟大目标有所裨益,也希望对广大青少年和其他读者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
这套书由王大明、刘兵、李斌主编。
王大明,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副主编。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史、科学技术哲学等。
刘兵,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传播等。
李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
总目录
第I册
现代数学的开拓者:欧美数学名人I/001
不仅仅是数学家:欧美数学名人Ⅱ/125
哲人、传人、创始人:欧美数学名人Ⅲ/257
虚空中的孤独旅者:欧美数学名人IV/389
永不遗忘的天才:经典物理大师/517
革新人类自然图景:量子物理大师/639
第Ⅱ册
科学救国启蒙人:中华科技拓荒者/001
核能丰碑自铸成:中华科技英才I/131
筚路蓝缕启山林:中华科技英才Ⅱ/243
丹心百炼在融通:中华科技英才Ⅲ/353
鸟兽虫鱼自有情:博物学大师/483
西来东往无尽期:中西科学交流使者/609
第Ⅲ册
究天穷理探本源:理论物理大师/001
自然密码破解人:著名分子遗传学家/125
打开黑箱看科学:科学人文领路人/251
科学哲学两相融:杰出科学思想家/373
探知进化揭奥秘:达尔文的后继者/513
科学殿堂有巾帼:古今杰出女科学家/635
第IV册
科学耕耘新大陆:北美科学家传/001
尽穷碧落入万山:地球奥秘探索者/133
在理论与实验之间:不拘一格的物理大师/239
从格致到科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359
用元素改变世界:近代化学的奠基者/481
科学人文桥梁通:著名中外科学史家/593
第V册
工开万物:实验物理学家/001
顶天立地:通信与航天科学工程师/149
演化、机理与心智:生命科学的探索者/277
开创比特新时代:信息科学巨匠/381
数理之光耀东方:亚洲科学先驱/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