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是沉静的。
居住于此的女孩弗朗茜·诺兰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树。
她的成长生活也如同这棵孤零零的树,困顿艰难,却灿烂蓬勃。
弗朗茜在成长过程中饱经家庭的困苦、学校的歧视和社会的不公,但在家人的关爱和影响下,弗朗茜依旧对生活充满热情,酷爱阅读的她工作之余凭自学考上了大学,最终走出了贫民窟。
这部半自传体小说,以坦率而真诚的笔触,描绘出弗朗茜及其家人在苦难中坚韧前行的轨迹。它直抵成长的真相,在无数艰难与振奋的瞬间,升腾起平凡生命中不可摧毁的尊严、信念与直面苦难的非凡勇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永不过时的成长小说经典之作
◎普通人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有尊严地活着
◎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美国公共电视台受美国人欢迎的百大小说第13名
◎《纽约客》有资格被视为ZUI伟大的美国小说之一
◎改编电影获奥斯卡金像奖
◎《纽约时报》如果你错过了《布鲁克林有棵树》,你将失去一次重要的人生体验
◎不管种子落于何处,总能就地长出一棵新树,向着天空奋力生长。有人叫它天堂树。
贝蒂·史密斯(Betty Smith,18961972),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是德国移民的后代。《布鲁克林有棵树》是贝蒂的重要代表作品,贝蒂的经历与该小说主人公弗朗茜相似,早年也是靠自学完成了初步的知识积累,后来她进入大学学习新闻、戏剧、写作和文学,成为一名小说家与编剧,并获得了洛克菲勒和剧作家协会的奖学金。其他作品有《明天会更好》(Tomorrow Will Be Better)、《清晨欢愉》(Joy in the Morning)和《玛姬,就现在》(Maggie-Now)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