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5年出版第一本专著,宇文所安教授的研究、翻译和教学对半个世纪以来英语世界中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影响深远。在中国,他的所有专著和大部分文章都被译为中文,在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甚至新诗批评等领域均引起讨论和思考,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北美中国文学研究者之一。
本书是为敬祝宇文所安教授荣休而特别编纂的致敬文集,旨在纪念教授对中国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杰出贡献。宇文教授治学已逾五十载,贡献了十余本专著和《文心雕龙》《杜甫诗》的英文全译,对后辈学子影响深远。本书收录 12 篇论文,涉及文学史上的边缘 人群、边缘文体,关注文学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以及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经典文本做出新释,提供审视文学的新视角。文集真实反映了近年来美国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动向与成果,回应宇文教授的治学领域和研究方法,并庆祝教授荣休。
编者洪越教授在前言中展开了对宇文所安教授在中国、在世界的接受史回顾,并对他的唐代文学研究、重写文学史、对世界诗歌问题的思考等,做了一一解读,更具体地呈现了宇文教授在20世纪中叶以后欧美的中国文学研究脉络,和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术发展脉络中的独特地位。
2018年,宇文所安教授在执教45年后退休。为致敬宇文教授在中国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合办了重审世界中的中国文学致敬宇文所安国际学术研讨会(Reconsidering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Honor of Stephen Owen)。这次研讨会启发、促成了两本论文集的编辑出版。一本是英文的《中国内外的文学史:阅读文本与世界》,侧重文学史的理论探讨;另一本就是中文的《宇文所安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即本书,更侧重对具体文本的分析解读。两本文集共同构成了对宇文教授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致敬与回应。
继承宇文所安教授的跨文化诗学视野,论文集收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从文学史的重构到经典新释,从诗学理论的深化到文化史新解,都是对宇文教授治学的传承与深拓,提供了多维视角与新的实践。
编辑出版这本论文集主要有两个意图。一是纪念宇文所安教授荣休。集中收录宇文教授一些访问学者和学生的论文,以纪念昔日从师求学经历,并向老师致敬。二是展现海外汉学研究的新成果,本书所收的十二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年来美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前沿的部分成果。
编集的缘起,要追溯到 2018 年宇文所安教授在执教四十五年后退休。为致敬宇文教授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合办了重审世界中的中国文学致敬宇文所安国际学术研讨会(Reconsidering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Honor of Stephen Owen),于4月26日至27日在哈佛大学召开。会议邀请宇文教授指导过的研究生报告他们正在研究的学术课题,参加者共三十三人。另有两场圆桌讨论,参与者是宇文教授的朋友和同辈学者,来自欧美、东亚各地,他们回顾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变化,展望这一研究领域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可能。
这次研讨会启发、促成了两本论文集的编辑和出版。一本是艾文岚(Sarah M. Allen)、陈威(Jack W. Chen)、田晓菲主编的英文的《中国内外的文学史:阅读文本与世界》(Literary History in and beyond China: Reading Text and World),已在 2023 年 4 月由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出版。集中包括九篇宇文教授的学生撰写的文章,对中国传统中的文学史观念、文学史提出的基本范畴和假设、文学史评判标准的确立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剖析。另一本就是这本中文的《宇文所安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集中收录了宇文教授的十二位学生的自选论文,是我们在中国诗歌、文学理论、重写文学史、文化史研究这四个研究领域的探索。
这本论文集的出版,要感谢三联的编辑宋林鞠,她对如何结构文集、写什么样的前言,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谢谢我的硕士生王紫婷做了初期统稿和调整格式的工作,非常细致。也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明跨学科交叉平台经费的支持。
洪 越 2025年3月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哈佛大学James Bryant Conant荣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典文学、抒情诗和比较诗学。主要著作包括:《悉为我有!11世纪中国的快乐、拥有、命名》(Columbia, 2021),《只是一首歌中国11世纪至12世纪初的词》(Harvard, 2019),《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Harvard, 2006),《诺顿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Norton, 1996),《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论集》(Stanford, 1996),《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Harvard, 1992),《迷楼》(Harvard, 1989),《追忆》(Harvard, 1986),《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Wisconsin, 1985),《盛唐诗》(Yale, 1980),《初唐诗》(Yale, 1977)等。曾出版杜甫诗歌的英语全译本《杜甫诗》(De Gruyter,2015),并与孙康宜一起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Cambridge,201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自2003年起陆续出版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洪越,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博士,曾任教于美国卡拉马祖大学外文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代文学与文化、海外汉学,著有《礼法之外:唐五代的情感书写》。
前言 宇文所安与世界中的中国文学(洪 越)
一、中国诗歌
寻找乱世中的知音建安文人的女性书写和社群建构(胡秋蕾)
从《娇女诗》到《课女诗》有关稚女的文学书写和女教变迁(孙承娟)
二、文学理论
抒情的极致《牡丹亭》与浪漫之爱的叙写(张淑香)
空灵无待与充然情至从《拟阮步兵咏怀》看船山诗与诗论之关系(章 琛)
残山剩水明末清初文学中的摧残、新生与创造(赵颖之)
三、重写文学史
重审应璩与陶潜之诗学联系(林葆玲[Pauline Lin]撰 卞东波译)
移入家园未得无晚唐北里女伎诗探微(王凌靓华)
读者与作者的竞争论晚唐五代杜牧形象的生成(洪 越)
初唐皇室乳母史学评价与叙述建构(杜如碧[Rebecca Doran]撰 刘倩 译)
四、文化史研究
苏轼馈赠给卓契顺的礼物及书法的社交性(杨晓山)
微物之义作为士大夫文学的北宋谱录(麦慧君)
小道末艺抑或终南捷径《欧苏手简》与古代日韩的汉文书简习读(刘 晨)
作者简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