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以人观之:走向合乎人性的存在 人既存在于历史过程,又是历史的主体;理解历史的演进与人的存在,离不开对人及其存在方式的考察。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以道观之,侧重于从形而上的层面理解世界;与之相关的以事观之,则主要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沟通中把握存在。然而,不管是以道观之,还是以事观之,归根到底仍是以人观之:以道观之和以事观之的主体都是人,从而从实质的层面看,最终乃是人以道观之,或人以事观之。这种观,也就是从人的视域出发,考察世界之在与人的存在。 以人观之的观,并非旁观或静观:它乃是在作用于世界中考察或把握世界本身。在参与现实世界的生成过程中所形成的观与人所作之事的展开呈现一致性。所以本书也可以看作作者此前在具体形上学之域所作思考的延续,就其内容而言,是《人与世界:以事观之》的姐妹篇。 本书指出,合乎人性的历史发展,表现为一个过程。一方面,人是目的,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人的自由趋向同样构成了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发展需要合乎以上内容;另一方面,如前所言,这种规定又与人性自身的不断深化相关。从人的自由看,在人的内在感性取向处于主导地位时,人格自由便难以达到;当人对必然性还缺乏把握、外部必然尚支配人的行为时,合乎法则意义上的自由也无法企及。通过克服物种限制、超越内在感性与外在必然的限定而提升人的自由之境,是人性化涉及的实质向度。随着人性与人性化内涵的历史变迁,人的衍化过程将不断扬弃非人化而走向人性化,这一历史过程所趋向的理想目标,则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