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讨论了考古学和泛希腊主义的知识谱系和制度,尤其是对史前考古学和德国东学有较为详细的梳理。作者通过对希腊艺术和展览的研究、挖掘,以此为途径来展示两个多世纪里社会、文化和政治对学术的影响。本书认为,19世纪的泛希腊主义者从他们浪漫的前辈那里继承了精英美学和禁欲的学术风气,德国新人文主义者许诺能够协调、整理这些知识的义务,通过这样做来振兴教育和艺术。作者不仅向新的受国家资助的文化展示了不要模仿希腊艺术的一些原则,还讨论了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认为专业知识的增长和社会责任的失败是德国新人文主义的特点。本书对德国学术史的研究,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欧洲那一时期的文化和学术状态,更重要的是也有助于开拓我们在研究学术史时的思路。
本书对德意志爱希腊主义这一社会政治事象与文化规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具体而微地考察了爱希腊主义之源和教育、学术之流。作者苏珊·马尔尚聚焦于爱希腊主义的制度演进,侧重希腊狂热的社会功能,并以爱希腊主义的式微为重要主题,论述了爱希腊主义是一种由制度创生并保存的文化修辞手法,而不只是一种个人热情的核心观点。本书写作方式区别于大多数传统传记式文学写作,尝试从整体上把握德意志对古希腊的痴恋的要点;引文和细节丰富,但不同于机械式的梳理,作者充满热情又不失理性地将220年里德意志爱希腊主义的沉浮娓娓道来,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极具专业性与故事性。
苏珊·马尔尚(Suzanne L. Marchand),1984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芝加哥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92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2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1998年被评为普林斯顿大学副教授,1999年执教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现任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博伊德史学教授,美国历史学会副会长,当选为2026年美国历史学会会长。主攻现代欧洲思想文化史尤其是德国史,著述宏富,学术头衔众多;代表作除《从奥林匹斯山走来》外,《帝国年代的德国东方学:宗教、种族与学术研究》(German Orientalism in the Age of Empire: Race, Religion, and Scholarship)获评美国历史学会的乔治·莫斯奖,《陶瓷:欧洲腹地史》(Porcelain: A History from the Heart of Europe)获评拉尔夫·戈莫里著作奖。
致 谢 001
缩略语 001
导 言 001
- 一种文化痴迷的生成 016
- 从理想到制度 071
- 大规模考古的盛衰 130
- 奥林匹斯的麻烦 189
- 发掘蛮族人 249
- 德国的东方学特质 310
- 文化与世界大战 374
- 旧制度的延续 431
- 第三波人文主义与浪漫主义美学的回归 492
- 爱希腊主义的式微(19331970) 552
参考文献 605
索 引 629
后 记 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