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前大国博弈的暗流涌动,到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点燃战火;从1945年日本受降终结硝烟,到战后国际审判与全球格局重塑本书完整追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军事冲突的起源、进程与永恒影响。
全书分上下两册,以120个关键主题为纲,汇近50幅战争态势图、100余种战时物品图鉴(含武器、徽章、制服、勋章)、120份大事年表、200余份原始档案与超1000张珍贵图片,配以数十万精准文字,构建全景式二战图文史诗。特别收录中国人民14年浴血抗战历程,客观还原日军战争罪行,彰显东方战场的历史重量。
本书由欧洲文理科学院、英国皇家历史学会、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三院院士、国际知名二战史权威理查德?奥弗里领衔编撰,大不列颠帝国战争博物馆(IWM)独家提供海量珍藏影像,双重权威加持,成就这部兼具深度与独特性的扛鼎之作。
本次修订升级:勘误数百处文字疏漏,优化版式阅读体验,新增数十份战时书信、亲历者日记、原始手稿等珍稀档案,让历史细节更鲜活。
谨以此书,致敬所有为正义与和平浴血奋战的灵魂。
铭记,是为了不重复过往;纪念,是为了走向更理性的未来。
★权威作者与机构强强联合
本书由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二战研究权威理查德·奥弗里撰著,大不列颠帝国战争博物馆提供海量珍藏影像,双重背书确保内容严谨、史料真实,堪称二战研究领域的标杆之作。
★内容全面、视角独特
以120个关键主题为纲,涵盖政治、军事、社会等多维度,配以近50幅态势图、100余种物品图鉴、120份大事年表、200余份档案与超1000张图片,立体还原二战全貌。
★重磅修订,典藏升级
修订版优化版式结构,增补数十份战时书信、日记与手稿,勘误数百处疏漏,提升阅读体验与收藏价值,是二战图文史中内容最丰富、制作最精良的版本之一。
★聚焦中国战场,客观记录历史
特别收录中国军民14年抗战历程,客观呈现日军战争罪行,弥补西方二战史中东方战场的缺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人文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代价最高昂的战争。其范围遍及全球,几乎没有留下一个不受波及的角落。二战的结束完全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为现代国家体系的出现搭好了舞台。虽然1945年胜利所代表的转折意义有可能被夸大,但从战前充斥经济危机、欧洲帝国主义和激进民族主义的世界,到战后经济繁荣、殖民地独立和冷战意识形态对立的世界,这才是根本的改变。
别忘了,没人在战争之初就能确定战争将走向何方,预计到战争造成的损失和暴力的程度。多个不同区域的冲突汇合成一场大战,如同星星之火连成一片火海:在欧洲,德国要冲破一战失败强加给它的桎梏;在意大利,法西斯扩张主义野心勃勃,领导人贝尼托·墨索里尼梦想着重建罗马帝国;在东亚,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战争,决心争取非白人民族以分享殖民地的权利;在西亚,1941年以希特勒德国为中心的反共国家同盟发动了对新生苏维埃制度的讨伐。
随着战争范围扩大,所有大国纷纷卷入。经常有人坚持认为,1941年12月美国的参战,使同盟国纯粹依靠经济力量获取胜利成为一种必然。但是,这个结果并非预先就已注定。德国及其盟友拥有大量资源,夺取的资源更多;德国和日本军队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要赢得战争,同盟国需要增强战斗力,协调他们的行动,在困难时期激励人民夺取胜利的士气。同盟国必须学会更有效地战斗,必须学会充分利用他们自己的科技和情报资源;而由于轴心国,尤其是德国自己的愚蠢输掉战争,这样的观点扭曲了同盟国自身努力的程度。战争并非简单地作为人们维持自身生存的手段,而是作为建立此种或彼种世界秩序的途径,正是对战争意义的这个认识促使他们前赴后继。人们强烈感觉到,这确实是一场改变历史的战争。
本书讲述了从1919年《凡尔赛条约》引发新战争的根源,到同盟国最终胜利,重新建立一个更稳定世界秩序的故事。它始于战争初期的小范围战争,德国军队以较小的伤亡快速征服了欧洲大部。仅仅19个月,德国占领了从挪威到克里特岛,从法国大西洋沿岸到华沙的大片地区。希特勒和德国领导层信心满满,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在旧秩序的废墟上建立一个新秩序(New Order)。
战争继续,轴心国入侵苏联、东南亚和太平洋,几乎打到了苏伊士运河。苏联使出浑身解数才暂时避免了失败,但也遭受了惊人的损失,若换作其他国家早就缴械求和了。斯大林激励人民继续战斗的能力成为1941年和1942年的关键因素,这时的西方盟国正竭力避免太平洋和大西洋败局,对德军的推进束手无策。对同盟国而言,这几年打的是一场努力避免更坏情况发生的持久战。对他们的轴心国敌人来说,新的世界秩序的诱人奖赏似乎在向他们招手德国士兵登上高加索山脉,日本士兵离澳大利亚近在咫尺,德国和意大利军队深入埃及。
然而,形势远非如此。在陆地,在海洋,在空中,缓慢而踏实地,战争风向开始转向同盟国。人们终于看到,一度似乎势不可当的轴心国军队也会在大规模战役中被打败。沙漠战争的胜利,铺平了重新征服地中海的道路;所罗门群岛(Solomons)的胜利在日本帝国防线前沿撕开一道口子,通过它,同盟国投入了压倒性的陆海空力量;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向全世界宣告苏联红军已经壮大,德军想要轻易取胜的时代结束了。
结束战争的战斗,在整个战争之中代价是最高昂的。西方盟国、德国和日本的大部分伤亡均发生在最后18个月的战斗中。遥远前方的胜利不会让战争变得更容易,而是要求投入最大努力。惨败的前景要求轴心国军队做出孤注一掷的防守。战争于1945年8月最终结束时,世界不得不接受战争留下的一片废墟。这一次,战争带来的改变比1918年那次更持久。二战结束后的80年中,没有一件可与二战相提并论的事件发生,二战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理查德·奥弗里
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
英国人文社科院院士
理查德·奥弗里 (Richard Overy)
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领域的权威。曾执教于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现任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历史学教授。因历史写作方面的杰出成就,曾荣获2004年沃夫森历史奖(Wolfson History Prize)、2005年赫塞尔-蒂尔特曼历史奖(Hessell-Tiltman Prize)。代表作有《第三帝国图文史:纳粹德国浮沉实录》等。
帝国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useums)
创建于1917年,是英国国家级博物馆,也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20世纪战争专题博物馆群之一。它共有5处分馆,其中3处在伦敦,另两处分别位于剑桥郡和曼彻斯特。
IWM致力于推动公众对现代战争及其影响的研究和理解,馆藏内容丰富,涵盖了从个人档案到官方文件、照片、影像资料和口述历史录音等,还包括大量艺术收藏、军车、军机、战争装备以及其他物品。
001 编者语
003 前 言
007 缔造和平
017 日本侵华战争
024 意大利的侵略战争
033 德国破坏凡尔赛体系
042 武装备战
048 慕尼黑危机
058 占领和分割捷克斯洛伐克
065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071 德国入侵波兰
081 英法对德宣战
088 苏芬战争
093 拉普拉塔河口海战
100 德国入侵挪威
106 丘吉尔掌权
113 德国进攻西线
120 敦刻尔克大撤退
127 法国沦陷
135 德国新秩序
142 不列颠空战
150 东非战场
158 海狮行动
168 德国空袭英国
177 三国同盟
184 地中海海战
191 罗盘行动:意大利在北非的失败
198 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
208 德国占领克里特岛
216 击沉俾斯麦号
225 希特勒转向东方
235 巴巴罗萨行动
244 围困列宁格勒
250 台风行动
258 北非败局
264 盟军进攻伊拉克和叙利亚
273 《大西洋宪章》
281 十字军行动
287 偷袭珍珠港
295 亚洲闪电战
304 《租借法案》
311 万塞会议
317 新加坡沦陷
323 突击队奇袭 :从挪威到圣纳泽尔
330 围困马耳他
337 科雷希多岛 :菲律宾陷落
344 日军占领缅甸
351 珊瑚海海战
357 铁甲舰行动
365 首次千机大空袭
376 石油 :战争血液
383 蓝色行动
390 中途岛海战
399 埃及危机 :加查拉和图卜鲁格
408 大西洋海战
417 进犯高加索
424 所罗门群岛争夺战
436 迪耶普袭击战
444 北非战局的转折
45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60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468 火炬行动
477 瓜岛争夺战
485 天王星行动
493 兵败斯大林格勒
501 卡萨布兰卡会议
510 钦迪特远征缅甸
515 轴心国的非洲末日
524 突袭德国大坝
530 食物争夺战
536 库尔斯克会战
545 哈士奇行动:进攻西西里岛
554 汉堡大轰炸
561 法国抵抗运动
568 苏军的突破 :从哈尔科夫到基辅
574 进攻意大利
582 马车轮行动:新几内亚岛争夺战
589 太平洋跳岛战略
597 三巨头 :德黑兰会议
605 游击战
613 北角海战
620 安齐奥争夺战
629 血战卡西诺山
637 秘密战 :间谍、密码和欺骗
644 日军进攻印度
654 日本侵华战争 :豫湘桂会战
662 诺曼底进攻日
673 诺曼底争夺战
685 希特勒的复仇武器
692 马里亚纳群岛 :日军死战到底
698 菲律宾海海战
705 巴格拉季昂行动
713 德国空军的失败
720 意大利战场的僵局
727 七月密谋:失败的政变
733 突破 :眼镜蛇行动
740 华沙起义
747 维希法国的覆灭 :龙骑兵行动
754 巴黎解放
762 市场花园行动
771 南斯拉夫 :自我解放
777 收复菲律宾
787 莱特湾海战
794 铁丝网后 :战俘的命运
804 突出部战役
815 苏军挺进德国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
823 雅尔塔会议
830 血战硫磺岛
840 东京大轰炸
850 从西线攻入德国 :从莱茵河到易北河
858 冲绳战役
867 解放集中营
875 缅甸战场的胜利
884 攻占柏林
891 希特勒的地堡末日
897 意大利战场的胜利
905 德国投降
915 原子弹轰炸日本
924 日本投降
932 二战的伤亡人数
940 审判战犯
946 从二战到冷战
953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