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向名人学习
2020年元旦,我刚好读完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19161970)的《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虽然一些介绍称这部作品出版后影响力经久不衰,已成为研究美国政治传统的bi读佳作,但是,通读下来却发现,书中既有不少值得深思的真知灼见,如美国政治英雄不是石膏塑成的神像,而是脆弱且有争议的活生生的人物,在民主社会中,对待政治领导的态度,苛求毕竟比过分宽容要令人安心一些等,也有很多冗长而无聊的描述,全然没有黑格尔哲学著作的深刻,也没有狄更斯经典小说的风趣。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总结过的:所有伟大的著作都含有枯燥的部分,所有伟大的人生都含有乏味的努力。当然,通读这样一部经典著作,结合自己近些年来的研究思考,还是有不少的感想和收获。最大的收获是想明白了一个大家比较熟悉,但是不一定正确认识的问题:作为普通人,我们为什么要向名人学习?为什么要阅读经典著作?阅读经典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启示?
一、名人指导做小事
名人毕竟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很普通,都要从事日常的小事。但是,同样是一件琐碎的事情,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态度去做,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是某一位名人,也来做日常的琐碎小事(实际上名人也是要做小事的),效果会是什么样的呢?一般来讲,一位名人做日常的琐碎小事,特别是他擅长专业领域的小事,通常会比普通人做得更好,这恐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名人或者拥有广博的知识,或者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进一步设想,如果日常的实际工作或琐碎小事,都让名人们来做,那么,整个社会的面貌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改观。
但是,名人在现实生活中毕竟只是极少数,不可能代替所有人做所有的事。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名人们不也是从一件件普通的小事做起来的吗?不是在做千万件小事中获得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把这些经验教训上升到原则理念的更高层面,运用到做大事中来的吗?不是通过做成这些大事,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吗?
再设想一下,如果某位名人能为我们普通人出谋划策,指导我们做好小事,那么,我们一定会比自己摸索做得更好。
当我们在政治领域遇到重大问题时,如果能得到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等革命家的指点,那么,我们可能会对时代的风云变幻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经济领域面临挑战时,如果能够让亚当·斯密、熊彼特、凯恩斯等经济学家来出主意、想办法,那么,我们可能会更深入理解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
在文化艺术领域面对形形色色的新思潮、新流派时,如果有丹纳或鲁迅为我们传经送宝,那么,我们可能会对这些新思潮、新流派有全新的见解;
当内心陷入迷茫或忧郁时,如果有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斯金纳等心理学家为我们揭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奥秘,那么,我们可能会找到现代灵魂自我拯救的有效途径……
二、阅读经典就是与高尚的自我对话
事实上,名人又是不可能亲自去指导每个普通人做一件件小事的。
那么,通过阅读名人的经典著作,学习名人的思想品格、行动原则、做事方式方法,把他们的经典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智慧和工作方法,在他们的全方位启示下,我们做小事一定会比以往的效果要好得多。
名人的人生经历、思想智慧凝聚起来,就成为人类文化史上传承下来的经典著作。在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时,我们就会发现普通人的思想与这些名人的心是相通的。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爱默生在《爱默生人生十论》中的一段话,充分说明了普通人与名人的思想相通的内在原因:
但人们往往不够自信,经常擅自摒弃了自己的思想,就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东西。但在天才的
每一部作品中,人们认出了似曾相识的东西,那正是我们自己抛弃了的思想:它们带着某种疏远的威严回到我们的身边。当人们知道了伟大的艺术作品对我们的教益不过如此而已,就应该明白要心平气和坚定不移地坚持我们自发的印象。不然,当有朝一日,一位陌生人非常高明地说出恰恰是我们一直想到和感到的东西成就了他时,我们将被迫从别人那里取回我们自己的见解,并感到懊丧异常。
名人名言所讲的,恰恰就是我们意识到、但未能如此精辟深刻表达出来的思想认识。所以,与其说是在学习名人的思想,不如说是借助他们的思想来发掘蕴藏在我们普通人内心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经典著作,就是与未来的、更智慧的、更高尚的自我对话。
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名言警句,不在于你能否背诵出这些语句,而在于你是否已经理解其思想精髓,即使忘记了这些语句,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同样的思想观点表达出来;在于你能否运用这些思想智慧来指引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
进而言之,作为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领航者。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是如此,我们在阅读中一定会发现一个智慧、高尚甚至伟大的自我。
这应该是我这些年来阅读名人经典,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著作得到的最深刻的启示。
三、借助百位名人慧眼成就美好人生
因此,我们应该向名人学习:
学习黑格尔在哲学领域中的思想智慧;
学习培根在人生历程中的真知灼见;
学习爱因斯坦站在自然科学顶峰对人类未来的睿智见解;
学习毛泽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学习周恩来用丰富社会实践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
学习鲁迅在思想领域批判腐朽旧世界开创文化新方向的文人风骨……
向这些名人学习,应该是一个普通人走向成熟甚至伟大的必由之路。
虽然大多数人不一定能够成为名人,但是所有的普通人都可以学习借鉴名人的思想智慧,像他们那样去工作和生活。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对于普通人而言,就可以更为全面深刻地观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云变幻,更为清醒冷静地面对千姿百态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开启一个更加充满活力、更有益于社会进步的美好人生。
读名人的经典著作,是学习名人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不同的年龄,我们读经典也会经历不同的层次和阶段:
20岁之前,在学校里学习时,我们读经典,读到的是经典作家在讲什么。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他们讲得太深奥了。
从学校毕业之后,30、40岁,在社会现实中摸爬滚打时,我们读经典,读到的是经典作家为什么会这样讲,有时也会产生疑问:他们讲得对吗?
50岁之后,人到中年,经历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我们读经典,读到的是经典作家的睿智和远见,甚至是语言背后的时代脉搏。不时会有这样的感慨:他们讲得太深刻了!
60岁之后,步入退休阶段,回首人生的起伏跌宕,我们阅读经典,应该可以读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可以与经典作家对话交流,甚至可以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注解、验证、创新经典。这时可能会有这样的冲动:在某些问题上,我们可以比经典作家讲得更明白、更深刻。
总之,通过阅读人类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一系列经典著作,一个人就可以在自己的有限人生经历中,感受身心的辽阔,体悟世界的奥妙,展望未来的美好。
这些年来,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利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阅读了近百位名人的著作和文章,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看到各类人群的辉煌与沉浮,对于世间百态、人情冷暖有了不少认识和思考。把这些思想和认识集中梳理出来,形成了这本学习经典和体悟人生的小书,呈现给大家。这本书的每一个话题和每一个章节提出的主要观点,都至少有三位不同领域的名人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进而形成不谋而合的共识,得出殊途同归的结论,具有普遍性的启示和引领意义。
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思考与研究,与热爱生活的各位朋友,借助中外名人之慧眼,观察时代之风云变幻,看透人生之跌宕起伏,引领普通人过上美好生活,在岁月静好中成就各自的事业,安度期望中的人生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