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翦伯赞、范文澜、孟森三位北大历史学家讲授的中国古代史,是一部中国历史入门读物。
本书以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为主要内容,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到秦汉,到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到五代十国,到宋金元,到明清,讲述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翦伯赞特别关注民族关系和历史变迁,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范文澜则擅长用客观理性的观点分析历史,揭示古代社会发展和王朝兴衰的规律;孟森则是明清史专家,对明清皇帝、官僚制度的讲解深入浅出。三位大师各展所长,将厚重的史学积淀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述,既严谨扎实,又鲜活生动。
阅读本书,仿佛置身北大课堂,聆听三位大师的精彩授课。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想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学生,这本书都能让你轻松掌握历史脉络,理解重要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总结历代王朝的成败得失。它既是北大历史课堂的精华,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经典读物。
★国内顶·级学府北大的中国历史公开课。
★作者知名、专业、权·威:翦伯赞范文澜孟森北大四位历史学家讲给读者的历史通识课,带领读者走进北大课堂,聆听大师历史课!
★内容全面、系统、丰富、透彻:涵盖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金元、明清。精选其中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内容,以事件为主,制度为辅,一本书梳理中国五千年历史,揭示中国古代兴衰更替的秘密!
★原著经典,版本权·威,选篇重点:以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孟森《明史讲义》《清史讲义》为底本,从商务印书馆、北大出版社等权·威版本中精心编选,去粗取精,既有知识点,也有考点,帮助读者巩固拓展历史知识,提高历史修养!
★随书附赠作者照片书签、书法条幅、北大毕业证书。
北京大学素以深厚悠久的人文传统著称于世,尤以文学、历史、哲学、美学为最,建树非凡,享誉中外。二十世纪上半叶,北京大学大师辈出,如蔡元培、胡适、傅斯年、刘师培、黄侃、汤用彤、钱玄同、刘半农、蒋梦麟、梁漱溟、范文澜、翦伯赞等,群星闪耀,令人瞩目。
历史领域,历史学系教授范文澜、翦伯赞、孟森堪称翘楚,他们或在北京大学执教期间以历史讲义蜚声讲坛,或在教学之余撰写、主编史学著作,名扬四海。
斯人已去,经典永存。为方便今天更多的人系统学习二十世纪上半叶北京大学的历史课程或教授的史学著述、通史教材,本书特意编选范文澜、翦伯赞、孟森的作品,以飨读者。
编选的三位教授书目及版本信息如下: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通史教材,商务印书馆,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通史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二〇〇六年九月);
孟森《明史》(讲义,中州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九年九月);
孟森《清史》(讲义,中州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九年九月)。
本书以上述书目为底本,披沙沥金,从中辑录出北京大学三位历史学系教讲解中国古代历史的精华文章结集为一册,命名为《北大中国历史课》。现将编选、编辑原则说明如下:
一、为增强可读性,选篇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以制度为辅;
二、为尊重原貌,原著标题不做改动;
三、为尊重原貌,除修改校订错别字、统一字词规范(如的作)及成语现今用法外,作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不做改动;
四、为适应今天读者的阅读习惯,改繁体字为简体字;
五、为适应今天读者的阅读习惯,除古籍引文外,数字用法统一为今天的用法(如二个、二篇、二百、二千、二万,改为两个、两篇、两百、两千、两万);
六、为便于认知,地名与今天不符的(如商邱、北平),以今天的为准;
七、因年代久远,原文存在少量字词缺失,以□代替,并加以脚注说明;
八、正文中的注释文字以小号楷体字、括弧进行区分,大段引文以仿宋与正文相区别,引文中的注释文字亦以小号楷体字、括弧进行区分。
因编者水平有限,本书或有错讹、不当之处,祈望读者海涵。
翦伯赞(1898-1968)
著名历史学家。湖南桃源人,1919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4年到美国加州大学研究经济,1925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等职。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先秦史》《秦汉史》《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中国历史概要》等。
范文澜(18931969)
著名历史学家。浙江绍兴人,1913年进北京大学文预科,次年考入文本科国学门,受业于著名学者黄侃、陈汉章和刘师培。1941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1950年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长,1951年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著有《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等书,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和崇高声誉。
孟森(1868-1938)
中国近代明清史研究奠基人。江苏武进人。早年就读于江阴南菁书院,后东渡日本留学于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后,先从政后从文,参加过预备立宪公会,担任过黎元洪为首的共和党执行书记,当选民国临时政府国会众议员;国会解散后,逐渐淡出政坛,专注于明清史研究,曾担任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
diyi章 范文澜讲夏商周 / 001
夏代传说 / 001
商代事迹 / 003
周怎样灭殷 / 005
周初大封建 / 007
民族间斗争及西周灭亡 / 010
第二章 范文澜讲春秋战国 / 012
大国争霸 / 012
七国形势 / 014
七国兴亡 / 017
合纵连横 / 020
秦统一的原因 / 022
第三章 范文澜讲秦汉 / 026
秦统一后怎样建立新制度 / 026
秦朝的事功 / 028
农民大起义及楚汉战争 / 030
两汉政治概况及农民生活 / 034
王莽变法 / 041
西汉农民起义 / 043
东汉的政治与党祸 / 047
东汉农民起义 / 051
第四章 翦伯赞讲三国魏晋南北朝 / 055
割据势力混战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 055
魏国的政治和经济 / 059
蜀国的政治和经济 / 068
吴国的政治和经济 / 072
从西晋统一到八王之乱 / 077
东晋的统治和南北战争 / 079
北齐、北周的短期对峙 隋统一南北 / 084
第五章 翦伯赞讲隋唐 / 090
南北统一前后的新局面 / 090
隋末农民战争 / 093
唐王朝的建立和唐初三省政治体制的完善 / 095
贞观之治 / 108
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势 / 112
安史之乱和安史乱后的政治军事形势 / 113
唐后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 115
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 / 121
第六章 翦伯赞讲五代十国宋金元 / 125
五代的更替 / 125
南方的九个割据王国 / 128
北宋的建立、巩固及其统一 / 133
辽和西夏的政治经济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 / 135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 142
女真族的兴起和金政权的建立 辽和北宋的灭亡 / 150
南宋的建立及其与金的和战 / 155
北方形势的剧变 蒙古族的兴起和金朝的灭亡 / 160
蒙古南侵 南宋灭亡 / 165
元朝的建立 / 169
元代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 172
元末农民大起义 / 173
第七章 孟森讲明朝 / 185
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以前 / 185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 / 192
靖难兵起之事实 / 224
正统初政 / 236
土木之变 / 240
夺门 / 244
崇祯致亡之症结 / 253
李自成、张献忠及建州兵事 / 258
第八章 孟森讲清朝 / 273
太祖 / 273
太宗 / 278
世祖 / 281
圣祖嗣立至亲政 / 300
世宗初政 / 304
雍正朝特定之制 / 308
鸦片案 / 324
太平军(上) / 344
太平军(中) / 353
太平军(下) / 362
太平军成败及清之兴衰关系 /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