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法律沟通的8个高频场景5维战力全解。
全面涵盖庭审表现优化、职场汇报技巧、客户谈判博弈、窗口申诉突破、文书避坑指南、日常交流洞察。
在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的这些年里,我深感专业表达是影响司法效率和律师形象的关键一环。正因如此,当我看到庆瑞这本《法律沟通力:律师实战必*技能》时,倍感欣慰。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青年律师既有锋芒、又有温度的法律表达。这本书正是法律行业亟需的指南,也代表我国广大青年律师的蓬勃发展以及对行业的积极思考。
韩秀桃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原秘书长
作为深耕法律行业多年的从业者,我欣喜地看到这本书系统性地填补了法律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空白。本书从法庭对抗到客户谈判,从法言法语转化到非言语互动,构建了覆盖全场景的沟通方法论。庆瑞在书中不仅提炼出倾听优先于说服的核心理念,更独创性地将心理学共情技巧融入法律实务,帮助读者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建立信任纽带,体现出对法律实践的深刻洞察。这不仅是新晋律师的成长手册,更是资深从业者突破职业瓶颈的密钥。
周波 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全国执委会主任
当法律人讨论专业时,沟通能力本身就是专业的一部分。在静态文本审阅之外,律师实战必*的动态的法律沟通技能,更能彰显法律人的真实协作价值。王庆瑞律师的这本书直击实务痛点,剖析了诉讼、谈判、咨询等核心场景中的沟通关键。书中体系化的方法论和丰富的实战案例,能将抽象的技巧转化为可用的路径。无论你身处何种沟通困境,这本书都值得一读,它将成为你提升沟通效率、塑造专业形象的有力工具。
常金光 法天使-中国合同库创始人
一、为何选择沟通这个主题
AI(人工智能)会取代律师吗?
我带着这个疑问写了这本书,相信这也是你想知道的答案。说起来难以置信,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短短十几年间,法律行业从萌芽发展为大浪淘沙。背诵法律条文、案例分析和精妙的逻辑推理,这些法律人引以为傲的专业技术仿佛都被冰冷的机器吞噬,甚至连我此刻的埋怨,都将被存入它的大脑,以供下一次被他人检索使用。
每每想到这,似乎我们法律人的尊严与地位也岌岌可危。然而,如果赌上作为人类的骄傲,我要说有一项技能是AI永远无法取代的,那便是我们人类独有的沟通能力。它不是靠冰冷的算法和逻辑,而是用我们温暖而赤诚的话语,去打开人们的心扉,去化解复杂的纷争。
虽然人们常说沉默是金,可金子终究要被看到才有价值。律师这个职业有很多场景都在提醒我沟通的重要性,打破僵局的关键有时不是精妙的法律论证,而是恰如其分的语言。正如婚姻诉讼中要更多考虑情感、商事诉讼中要着重考虑利益关系,在这些类型的沟通中,恰如其分的语言仿佛一把无形的金钥匙,可以瞬间解开混乱的枷锁,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变得和谐起来。但恰如其分的语言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砌,也不是空洞的套话敷衍,而是一种对情感的深刻洞察。
2023年我完成了第一本专著《辩论的技艺:律师带你学辩论》,虽然我反复强调,辩论不是要辩出对错,而是为了给自己更好的思考空间,但我不得不承认,辩论中对抗的属性更强。可如果我们掌握了对抗他人的方法,那是不是也就掌握了保护他人的方法呢?这启发我把语言的技艺应用到日常沟通之中,并写进这本书里,希望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如果你是法律人,那么掌握沟通的艺术则能让你做到更多,你可以用沟通的方法促进法律共同体的有效协作,还可以和社会大众产生深刻的联结。这些都是我写本书的愿景与使命,愿各位都志存高远,以勇挑重担为己任。
二、这本书将带你探索什么
这本书是专属于法律人的礼物。这本书不想强调那些抽象的沟通心理,更不想让你读后觉得隔靴搔痒、不切实际,而是希望通过实战案例,让你觉得:哦,原来是这样!所以,我在书中几乎做到了凡有讲解,必有示例,也算在能力范围内略表我的诚意。
这本书共二十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法律沟通中那些你需要知道的事,介绍了法律领域的沟通模型,通过对沟通对象的剖析让你了解不同人群的特点,并知道沟通中的雷区。
第二部分为沟通高手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在这一部分中,我想和你一起打牢地基。沟通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可拆分为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博弈能力、觉察能力、协调能力,你可以通过提升这五项具体能力,实现沟通的具象化。
第三部分为法律场景中的沟通应用,聚焦于具体的法律工作场景,通过分析法律咨询、法律职场、法律谈判、办事窗口这些标志性的工作场景,提取沟通操作的共性指引。
第四部分为类型化案件的沟通技巧。案件处理是法律人最常见的工作场景,所以这部分单独把诉讼与非诉业务作为独立的重点予以讲解,把诉讼案件按照民事、刑事、行政三大类案件进行拆分讲解,并兼顾非诉业务的沟通。
第五部分为非典型沟通方式。前面四部分的内容都是人们印象中典型化的沟通,但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些看起来并不像沟通,实则却起到了沟通作用的场景,如电话沟通、写作沟通、演讲表达这三种非典型沟通。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以沟通实战案例进行结尾,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沟通思维的运用。
我在外讲课时,一些听众跟我说:王老师,我觉得你分享的内容很干,而且很生动,我听得进去。有实习律师跟我说:我很需要这些能落地的执行方法。有法学生跟我说:很开心听到了学校中接触不到的实践场景。开心之余,我还发现,听众对表达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希望你表达生动,有的希望你十秒一个梗,有的希望你能鼓舞他,有的则希望你能共情。所以,我们很难总结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沟通方法。人在不同处境下、在不同关系中,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沟通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沟通效果的变量太多,有看得见的,也有那些我们看不见的。
我这个人,最喜欢的就是思维分类,我不相信说话这种人类掌握了几十万年的技能会毫无规律可言。虽然沟通方法难以完全统一,但不同场景中却有很多共性技巧可以提取。所以,我将分门别类地告诉你在每个场景下应该说些什么,面对不同的人应该做哪些正确的事,尤其是对那些刚刚入门的青年法律人,这也算是提供按图索骥的方向。
总而言之,这些场景的划分就是希望你不要害怕沟通。如果非要用四个字去形容沟通的话,我的第一反应是越挫越勇。只有当你尝试沟通时,你才会发现这件事的结果不单取决于自己,还取决于对方的心情甚至运气,正因如此,沟通失败的后果也不应该只有你来承担。所以,除了技巧与方法之外,我还希望你能从这本书中学会在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三、岸增一石,潮势渐变
我们常说要把握当下,可当下最怕重复。生活经验是重复,法律的生命力也是重复,这些重复给了我们莫大的安全感,也消磨了我们认真对待当下的热情。所以你会看到一些服务人员的不耐烦,看到亲友间的话不投机,可见并不是说得多就善于沟通,相反,人会在日复一日的雷同中倦于好好说话。
破解这一困境的钥匙也许正藏于沟通之中,在每次说话中加入一点小小的改变,即便它并没有被任何人察觉,但这颗小小的石子是你亲手扔出去的。人际关系奇妙的地方就在于,你很难把交往的成果归咎于说了哪些特定的话,但这枚小小的石头确实影响了潮水的走势。
沟通之所以难,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有话直说。含蓄是东方人特有的表达方式,我们喜欢说中庸,说恰到好处,说喜怒不形于色,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条路的终点是人们向往的终极之地,代表着欢愉和理解,但这条路线很难探索,途经的人也少有回顾,去告知后来者该如何取舍,如何探究这条脑海里的丝绸之路。
但也希望你不要因此给自己设限,性格从来不是判断沟通能力的标准,性格只是说话的意愿,并不代表内向的人不会说话,外向的人说的就都是对的。我们所讲的沟通本质是思维与经验,不是性格与偏见。
最后,把握当下、好好说话。怀着最饱满的情绪憧憬不确定的未来,也认真回味那些逝去的日子,让言语里的故事成为眼角的一道皱纹。
第一部分 法律沟通中那些你需要知道的事
第一章 有效沟通:法律人入门的必修课/ 003
一、法律人的沟通舞台:多场景下的思维艺术/ 003
二、沟通在法律实务中的五大作用/ 004
三、基本法律沟通模型/ 008
第二章 了解你的沟通对象/ 013
一、法律场景中的沟通人格/ 013
二、与不同人群沟通时应该注意什么/ 018
第三章 沟通中的禁忌/ 025
一、沟通中的错位性/ 025
二、避免话语中的失控情绪/ 026
三、常见的沟通问题/ 030
第二部分 沟通高手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第四章 理解能力:沟通前应该如何思考问题/ 037
一、认识事物的能力/ 037
二、分析事物的能力/ 041
第五章 表达能力:如何精准实现沟通目的/ 053
一、沟通表达中的常见问题/ 053
二、法律场景下的表达语言/ 055
三、提升表达能力的方法/ 057
第六章 博弈能力:如何纵观全局把握沟通方向/ 061
一、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061
二、智猪博弈:利益越大责任越大/ 063
三、鹰鸽博弈:分清局势,再做狠人/ 066
四、斗鸡博弈:狭路相逢,智者胜/ 067
五、分蛋糕博弈:有制衡才有协商/ 069
六、协和谬误:沉没成本不参与决策/ 070
第七章 觉察能力:怎样洞察沟通中的潜在信息/ 072
一、沟通中的隐含假设/ 072
二、察觉沟通中的秘密信息/ 075
三、区分事实与评价/ 076
四、识别沟通中的人/ 077
五、聚焦话题中的重点/ 079
第八章 协调能力:如何利用沟通整合资源/ 081
一、沟通成功的关键因素解决力/ 081
二、沟通中的人际资源人/ 082
三、沟通中的信息资源事/ 083
四、沟通中的工具资源物/ 084
第三部分 法律场景中的沟通应用
第九章 法律咨询篇/ 089
一、咨询前做好充分的沟通准备/ 089
二、宏观:如何建立沟通思维/ 093
三、微观:如何合理运用沟通方式/ 095
四、咨询沟通五步法/ 099
第十章 法律职场篇/ 103
一、你是否具备职场中的层级意识/ 103
二、怎样做一次完美的沟通汇报/ 110
三、职场沟通中的情绪保护/ 113
第十一章 法律谈判篇/ 117
一、法律谈判中应该做哪些沟通准备/ 117
二、法律谈判中有哪些实用的沟通策略/ 121
三、法律谈判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因素/ 124
第十二章 办事窗口篇/ 130
一、办事窗口的沟通有哪些特征/ 130
二、服务窗口拒绝办事时怎么办/ 132
三、提升沟通效果的技巧/ 135
第四部分 类型化案件的沟通技巧
第十三章 民事案件/ 141
一、庭外沟通:如何与法官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 141
二、庭审沟通:如何打造优质的庭审表现/ 144
三、与法官沟通有哪些具体的技巧/ 149
第十四章 刑事案件/ 155
一、与办案人员应该如何沟通/ 155
二、与被告人及其亲属沟通应该注意什么/ 158
三、作为被害人的代理人,应如何展开沟通/ 161
第十五章 行政案件/ 166
一、行政机构工作系统有哪些运行规则/ 166
二、如何抓住行政争议案件中的沟通重点/ 170
三、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沟通的技巧/ 172
第十六章 非诉业务/ 174
一、你了解你的客户吗/ 174
二、如何清晰与客户沟通工作范围/ 179
三、什么样的沟通能促进工作开展/ 183
四、如何在沟通中维护客户/ 187
第五部分 非典型沟通方式
第十七章 非当面性:电话沟通/ 193
一、发起者如何克服通话焦虑/ 193
二、通话接收者的注意事项/ 196
三、电话中托人办事的六个标准步骤/ 198
第十八章 非口语性:写作沟通/ 201
一、你明白网络文字通讯的规则吗/ 201
二、电子邮件有哪些雷区/ 204
三、法律文书应该如何撰写/ 205
第十九章 非单独性:演讲表达/ 210
一、电梯演讲: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重要场景/ 210
二、餐桌演讲:可以不喝酒,但要会说话/ 211
三、公开演讲:一次重要的集体沟通/ 213
第二十章 沟通实战案例/ 216
案例一:四步搞定法律咨询/ 216
案例二:合理拒绝不合理的工作安排/ 220
案例三:套话也是调查的方法/ 223
后记 劲草声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