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史项目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征程中,对我国歌剧艺术百年发展的历史性梳理、归纳和总结,同时,为未来我国的歌剧创作、表演和理论研究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作为该研究项目的成果,《中国歌剧史》一书以中国歌剧家族中的歌舞剧、歌曲剧、民族歌剧、正歌剧、新潮歌剧作为体裁分类依据,涉及歌剧曲目近百部,分别对它们的发展历程进行纵向回溯和艺术评析。全书分七章来架构,依次为中国歌剧艺术的起源及其历史文化前提中国歌舞剧的历史发展中国歌曲剧的历史发展中国正歌剧的历史发展中国民族歌剧的历史发展中国新潮歌剧的历史发展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的歌剧音乐剧创作和演出,最终以中国歌剧的历史反思与未来发展为结语,总结歌剧创演的历史经验,展望我国歌剧未来发展之路。
本书运用音乐戏剧本体分析、历史分析和美学分析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歌剧体裁、风格、结构、语言、表演艺术及其整体艺术魅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揭示其潜藏在本体形态中歌剧思维、美学观念及其历史社会成因,总结历代艺术家把握歌剧艺术独特规律的经验与教训,在坚持歌剧艺术普遍规律和普适性标准前提下,提炼出为中国歌剧所独有的特殊品格和符合中国观众歌剧审美的评价标准,以建构其独具中国特色的歌剧美学框架,为当代歌剧创作和表演艺术提供历史借镜和现实启迪。
《中国歌剧史》将为新时代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繁荣文艺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居其宏,南京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郑州西亚斯学院特聘教授。
先后担任文华奖评委,中国音乐金钟奖评委,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委,文旅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年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研究》首席专家并于2022年以优秀等级结项;2021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声乐艺术研究》子课题《新时代中国声乐发展战略与学派建设研究》并已顺利结项。
作为音乐学家,先后出版系列丛书《中国歌剧音乐剧通史》(共6部)及其他专著、论文集、教材共20余部,担任首席专家并于2024年结项的系列丛书《新时代民族歌剧创作研究》(共6部)即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等著名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智艳,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 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研究专长以中国歌剧音乐剧声乐演唱及教学为主,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专著一部(第一作者)、主编教材三卷、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主持教育 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和校级教改重点课题各一项;荣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成果人之一)、第八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成果人之一)。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南京赛区教师组金奖、南艺青年教师教学奖、技能展演学院奖、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和优秀毕业展演指导教师奖等;个人入选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歌剧导演人才培养项目和2021年文旅部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