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独自一直忍耐着如此心情,一边咀嚼着如此苦涩,一边渴盼暗夜过去,清晨到来。
志贺直哉以十数载之功铸就的日本近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毕生唯一长篇《暗夜行路》,也是奠定其文学地位的代表作,写尽了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在不幸的生活中与思想苦闷的道路上的探索。
主人公时任谦作自记事起,便不被父亲喜欢,在兄弟中没有存在感。六岁时母亲亡故, 与祖父及其年轻的妾室阿荣过着寂寞的生活。长大后,谦作以写作为业,为此遭到父亲的反对,同时婚事受阻,在难以言说的苦涩中,谦作流连烟花之地,浪荡逍遥。后来他终于决心痛改前非,远赴外地专心写作。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就此放过谦作,扭曲的不祥命运又再度显现……
- 日本小说之神,白桦派主将,大可以比得中国的鲁迅
志贺直哉被誉为日本小说之神、日本近代文学的巅峰 。他是日本近代写实主义的大家,作品畅销百年不衰,且多次入选日本中学教科书,更被称为同时熟知神的心灵与恶魔心灵的人。
- 文学地位超然,享誉百年的国民作家
夏目漱石曾多次亲自向志贺直哉约稿,芥川龙之介视志贺直哉为文学的理想,称自己一生的工作都比不上他;更有谷崎润一郎、宫本百合子、小津安二郎、菊池宽、小林多喜二、武者小路实笃等倾力推崇,在中国文坛,郁达夫、格非、张大春等都对志贺直哉有着很高的评价。
- 以权威版本为底稿,白桦派研究专家倾力翻译
以改造社《志贺直哉全集》为权威底本,精心遴选而成;白桦派研究专家刘立善教授倾力翻译并撰万字长文解读。
- 走出自我纠葛的暗夜,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
人生多艰如暗夜行路,只有自己是唯一的光。志贺直哉从个人经历取材,以精简的写实风格刻画了一个灵魂在暗夜中挣扎浮沉,与命运抗争、与自我纠缠,缓慢且痛苦地实现自我净化、自我拯救的历程。
- 全新设计,让经典进入日常
精致小32开,内文顺纹,一手掌握;新锐设计,特种纸印刷,尽览志贺文学神髓。
作者:志贺直哉(18831971)
出生于日本宫城县石卷市,祖父直道是武士出身,父亲直温是实业家,家道殷实。志贺两岁时全家移居东京,他自此由祖父母抚养长大。
1910年,志贺直哉等人创办《白桦》杂志,并成长为白桦派代表作家,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超然,有小说之神之称,其代表作包括《暗夜行路》《和解》《学徒之神》等。
志贺直哉以简洁精准的文体及描绘入微见长,在没有技巧的技巧中,写出他个人独有的融合了日本特性的文学形式,确立了日本近代语文的模式。其作品内容着重于对自我主体的绝对肯定,及对清洁的精神生活的追求。
志贺在日本文坛地位斐然,不仅受到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菊池宽等名家推崇,也影响了后世许多作家。1949年,因其对日本文学的贡献,志贺直哉获颁日本文化勋章。
译者:刘立善(1950)
东北大学教授,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教授、原所长,留学日本,日本文学博士。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华日本学会理事,辽宁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白桦派文学、中日比较文学与日本宗教文化,著白桦派研究丛书等。译有《世纪末的漱石》、《关原之战》、《芥川龙之介全集》(合译)等。
前篇
序词
第一部
第二部
后篇
第三部
第四部
译后记:时任谦作苦斗悲剧命运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