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回顾了长城历史发展脉络和丰富文化遗存,介绍了其独特的地理生态、空间结构以及文化肌理布局,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最显著的线性文化符号标识。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些线性文化遗产沿线的国宝档案、非遗明珠、宝藏资源、城市灯火等内容,通过解读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向公众展示了中国特色的线性文化遗产,为世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在形式上,本书手绘插图,深入挖掘了中华文化遗产的肌理。通过不同风格的插画对应不同时期的长城,向世界呈现了一段立体、全面、富有魅力的中国文化标识。
综合来看,本书既立足了文物资源,又科普了文化知识,聚焦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既贯通中外又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有力提升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拓宽了国际视野,提高民族自信。
吴若山,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研究所,现任新时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旅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旅游学会理事,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国内方面,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与旅游学刊等学术期刊发展百余篇专业文章,其中包括2019年在《 人民日报 》5版评论版刊发《建设好国家文化公园》,2020年在《中国文化报》刊发《国家文化公园将在三方面发挥灯塔效应》等,2023年承接文旅部资源开发司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报告研究课题。并于2024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国家文化公园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国际方面,多次参与国家旅游外交活动,十四五期间,先后在中国西班牙旅游年、中国欧盟旅游年、世界旅游联盟相关国际会议活动中主持多个圆桌对话。编制文旅部十四五文旅专项规划之一《十四五一带一路文旅行动计划》、金砖五国文化部长会议中英双语成果文件以及丝路旅游名城丝绸之路文旅交流合作十周年发展成果研究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