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系列聚焦地球上的那些隐秘而伟大的生物 ,每册一个主题物种,通过完整的体系、精准的描述和难得一见的图像,讲述这些生物常规或奇怪的生物学特质、独特的生存智慧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名校海洋生物学家倾力打造,资深专业学者翻译,专业性与可读性完美结合,确保内容严谨可信又通俗易懂。
潜入头足类动物的迷人世界章鱼、鱿鱼、墨鱼与神秘的鹦鹉螺,探索这群独特智慧无脊椎动物的惊人多样性及其在海洋生态中的多重角色。
按海洋栖息地系统编排,汇集来自全球的多样头足类生物,深入探讨它们的生活史、行为模式、适应机制、生态地位以及与人类的关联。凭借惊艳的摄影与插画,配以精选物种档案,带领读者走近这些魅力生物。
引言
章鱼有时会无缘无故抽打鱼类
你的自控力比乌贼强吗?
一种奇特鱿鱼的影像首次曝光,科学家大惊失色!
这些章鱼为什么会互相扔贝壳?
这是乌贼写的吗?
为了人类乌贼进入太空
这是20202021年媒体爆出的一些头条新闻,其标题展示了头足类包括章鱼、鱿鱼和乌贼在内的动物类群的奇妙、神秘和不可思议。不过,头条新闻也许是博人眼球的标题党,炒作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地球上每一个动物类群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头足类似乎尤其出类拔萃(抱歉,乔治·奥威尔)。头足类是无脊椎动物,即没有脊椎支撑身体的动物,蠕虫、昆虫、贝类和螺类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事实上,头足类的近亲就是贝类和螺类。贝类和螺类大脑简单、视力有限,平时躲藏在壳里逃避危险,而章鱼和乌贼等头足类则拥有复杂的大脑,视力可与人类媲美,既能对鱼类拳打脚踢,又能深思熟虑克制自我,更不用说它们令人惊叹的伪装能力了,二者之间是怎么攀上亲戚的呢?
固守等级观念的人可能会把头足类称为低等动物,但它们又表现出相当高等的特征,这种矛盾之处正是它们自古以来令人心驰神往的原因之一。不过,头足类的迷人之处远不止如此:庞然大物都令人着迷,而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大王鱿(Architeuthis dux,第200201页)正是头足类,其长度可达13米;自然之美令人心醉,而最美的无脊椎动物中也必有头足类的一席之地,比如鹦鹉螺和船蛸精美的外壳,以及乌贼和章鱼艳丽的肤色。
头足类的奇异特性也引发了人类无限遐想。它们是自然界中唯一同时拥有触手和吸盘的动物,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隐喻,用来形容那些贪得无厌且一毛不拔的人。我们人类的确喜欢精妙的隐喻。政治漫画一再用章鱼来指代大型企业、政府机构等各种实体。2009年,《滚石》杂志就将投资银行高盛比作一只拥有吸血漏斗的幽灵蛸(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俗称吸血鬼鱿鱼),这个比喻堪称一针见血,多年来一直被引用、提及。即便是在2012年之后,科学家发现真正的幽灵蛸并非利用漏斗吸血为生,而是用灵敏的细丝收集残渣碎屑,人们依然对这个经典比喻津津乐道。
我们传颂关于头足类的神话故事,比如斯堪的纳维亚的克拉肯和夏威夷的卡
纳罗亚。我们制作以头足类为主题的艺术品,比如米诺斯文明的章鱼陶罐和用鱿鱼墨印制的鱼拓。2021年,日本能登甚至将新冠疫情救助金用于建造巨型鱿鱼雕像,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当然,长期以来,人类也一直致力于了解头足类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们到底能做什么。除了上述种种原因之外,科学家研究头足类动物的目的还有很多。除了会变色的皮肤外,许多头足类还具备生物发光能力,尤其是夏威夷四盘耳乌贼(Euprymna scolopes)的荧光现象,已成为整个共生研究领域的核心这种小型乌贼之所以能发光,得益于它们与生活在其发光器官中的共生细菌之间奇妙而复杂的关系。(为了人类而被送上太空的正是这些乌贼,因为我们人类其实也依赖于自身体内的共生体,因此深入了解这种共生关系如何应对零重力环境很有必要。)
科学家之所以努力研究头足类,还因为它们是重要的食物资源。长期以来,章鱼和鱿鱼一直在全球范围内被捕捞,以供人类食用。它们蛋白质含量高、几乎没有骨头,而且产量巨大。这也是鲸、海豹、水獭、鱼类和海鸟等许多动物喜欢捕食头足类的原因,例如抹香鲸和一些信天翁就主要以鱿鱼为食。生态学研究揭示了头足类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的角色,有助于确保我们不会剥夺其他动物的生计,也不会让头足类本身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
还有一些头足类不是作为食物而是因其美丽的外表而被捕捉,例如珍珠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和拟态异蛸(Thaumoctopus mimicus)。鹦鹉螺会遭到捕杀,以便把它们的壳卖给收藏者;而拟态异蛸则需要活捉,以便售卖给水族馆,但许多个体会在交易途中丧生。
相比实物标本,照片和视频才是欣赏头足类之美的最佳方式。每一天,专业和业余科学家及摄影师都在积累着大量不可思议的头足类影像。我本人对所有这些不懈努力深表感激,他们镜头的微光照亮了整个头足类世界。
作为深入头足类世界的最后一步,我有义务就头足类相关的英文单词复数形式表明立场。头足类(cephalopod)比较简单,末尾加s转为复数。鱿鱼(squid)和乌贼(cuttlefish)相对复杂一点,单复数规律类似绵羊(sheep)和鱼(fish),分别加s和es。鹦鹉螺(nautilus)通常加es。但大家真正想知道的是:章鱼(octopus)的复数形式该怎么拼写?按其词源,如果当作拉丁语的话,应该拼作octopi,而希腊语则是octopodes。我个人认为,使用标准的英语复数octopuses最不容易出错。
本书第一章是头足类的生物学概述,随后每一章都将探讨一个主要的头足类栖息地类型,并介绍其中的一些代表性头足类物种。每篇物种介绍都附有分布图,遗憾的是,这些分布图可用的数据差异很大:有些分布图只包括有观测记录的寥寥几个地点,有些则是根据其环境耐受性和行为模式推测出的可能栖息的广泛分布区域。
【作者】[美]丹娜·斯塔夫(Danna Staaf)
科普作家兼海洋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鱿鱼幼体,曾在《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鹦鹉螺》(Nautilus)和《科学》(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并著有多本《海洋君主:头足类动物非同寻常的5亿年历史》(被评为科学星期五年度最佳科学书籍之一)、《女士和章鱼:珍妮·维勒普-鲍尔如何发明水族馆并革新海洋生物学》(被评为学校图书馆杂志和儿童图书委员会的年度最佳书籍)和《地球育儿所:动物幼体的奇妙生活及其塑造我们世界的非凡方式》等科普书籍。
【译者】张弛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实验师、中国水产协会科普专家,研究方向为鱼类分类学、生态学,有丰富的引进图书翻译、审校经验,参与出版《潜水识鱼》《鱼类图鉴:珊瑚三角区》《海蛞蝓图鉴:珊瑚三角区》《海物奇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