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力”之文学思想建构
在中国现代社会的特殊语境中,面对着晚清以来整个社会意义失落与信仰危机的产生,为寻求人生支持与重铸民族精神,陈铨受德国近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在从中汲取思想营养的基础上,创构出了以“力”为内涵的文学思想,其目的,就在于要建构主体,进而启蒙民众,实现民族独立。这是他的文学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具体地说,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以追求“自由的意志”“精神的独立”“心灵的自由”三要素为其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在创作实践中生成相应的“崇高”“对立”的美学理念和艺术理想,同时也影响到其作品内容和主题的设置,彰显出了其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本研究厘清了“力”在陈铨的文学思想建构和创作中所产生与发挥的功能作用及其内在机制:这其实是他用以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而目的,就是要使“人”得以全面的发展,能真正地摆脱封建专制对人的精神控制和奴役,让生命(人生)能够真正地获得一种超验的证明。因此对该文学思想进行认真探讨,也就相当于在透视着中国现代文学于建构新的文学形态过程中,是如何关注和思考现代中国人新的生命(人生)意志和价值意义的确立与完善的,而这也是现代文学确立现代性价值的一个重要原由,是现代文学具有现代性精神品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指出了陈铨“力”的文学思想有着独特而完善的逻辑架构与相应的理论深度:其中不仅彰显着他对凝聚民族精神、重铸刚性的国民品格、强化国民的反抗意识的认识,也凸显着陈铨对启蒙民众,重塑其精神品格,挖掘他们生命潜力所做进行的思考,更蕴含着他对建设与完善个体生命、进行自身发展之具体施行路径的设想。因此,这不仅是陈铨整个创作的核心,其理论建构方式在文学思想史上也可谓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想、文学理论、文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都做出了独有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一定的地位。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