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既是一项基于社会发展对于语言的研究,也是一项基于语言变化对于社会的考察;既是一项基于新技术的实验过程,也是一项基于海量数据的解释分析。
这个社会语言发展的特点不但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也给语言学界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本书对“表示身份词语”的社会语言学的讨论思路进行了逻辑性展示,同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工作:依据“网络键盘输入法”“全数据调查”了词库下的身份指称,获得了语言学视角下的身份指称的结构性特征及“新身份指称”的来源特点,从而为“基于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特征变动量表”的设计探索了理论上的可能。
近年来,全民参与“语言劳动”的时代在科技引领的社会背景下早已全面开启,表示人的个体或群体身份的词语形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发展态势,这已经成为当代汉语语言生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个语言发展的特点不但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给语言学界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表示身份的词语”在今天的社会语言学理论框架中究竟应该如何命名?如何定义?“表示身份的词语”在当今的汉语语言生活中的整体面貌如何?总量多少?如何测量?“表示身份的词语”可以表征什么社会现象?如何表征?为了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本书系统梳理了相关社会语言学思路,并开展了多项创新研究:基于“键盘输入法”进行“全数据调查”,分析了词库中身份指称的结构特征及新词来源,进而为设计“基于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特征变动量表”探索了理论上的可能。
金志军,男,1973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修辞学;句法学;国际汉语教育。发表各类核心及非核心期刊论文近三十篇;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哲学、语言学系及法国拉鲁谢尔大学语言学系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