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是西方社会的关键转折点。城市人口剧增,铁路、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提升了对人与物资的快速运输能力,大规模的城市生产和消费因此成为可能。与之相伴,现代企业、金融、保险、商业、教育、娱乐都相继涌现。
敏感的作家们马上意识到,他们置身其中的不只是地理扩张的城市,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它瞬息万变、繁复多样,仿佛一部永不停歇的生产机器和娱乐机器。在欧洲,巴黎成为阴郁与激情、神话与废墟并存的现代性之都;伦敦则如一张庞大的网络,编织着复杂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关系;柏林在军国主义阴影下崛起,亦逐渐发展为重要的文化输出者。而在大西洋彼岸,纽约则努力摆脱欧洲大陆的旧秩序,跃升为更具多元性、未来性的世界大都会。商品、景观、街道、人群、欲望、激情、疯癫、规训、权力、政治、财富、罪恶乃至公共卫生等,共同构筑了这些城市的魅力与危机。面对种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新状况,传统乡村社会的道德约束和生存经验日渐消解,人们因此需要锻造一种现代的感受力,在不断的崩溃与自我更新中学会应对城市。《文学与现代都市》期望追索这些被书写的经验、危机、魅力与感受,理解现代性的起源与内在矛盾。
		
	
汪民安【主编】【中国】【现当代】
———
汪民安,1969年生。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曾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要的研究方向为20世纪的文化理论和批评理论,当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
代表作品有《罗兰·巴特》《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论爱欲》等。
上官燕【著】【中国】【现当代】
———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康奈尔大学和剑桥大学访问学者,项目负责人及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华读书报》特约撰稿人。著有《游荡者,城市与现代性:理解本雅明》(2014)。
张杰【著】【中国】【现当代】
———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所文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当代批评理论、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
姚云帆【著】【中国】【现当代】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
1.西方文论和美学史(以19世纪后期法国和德国为主)
2.当代西方哲学(福柯 阿甘本 本雅明)
3.古典西方修辞学和文学(探索中,欢迎讨论)
4.文化研究(偶尔干一点,不专业)
王彦军【著】【中国】【现当代】
———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前?言 / 001
第一章?巴黎篇 / 009
第一节?引言 / 011
第二节?神话与废墟:从巴尔扎克到福楼拜 / 015
第三节?妇女与景观:左拉的巴黎史诗 / 029
第四节?新奇与忧郁:波德莱尔的巴黎抒情诗 / 040
第五节?理性与疯癫:爱伦·坡的巴黎推理小说 / 054
第六节?迷宫与废墟:本雅明的巴黎游荡者 / 068
第七节?小结 / 093
第二章?伦敦篇 / 097
第一节?引言 / 099
第二节?城市与公共卫生:狄更斯与伦敦卫生的现代性 / 102
第三节?民众与政治:吉辛的伦敦政治化的民众 / 120
第四节?空间与政治:亨利·詹姆斯的伦敦空间书写 / 146
第五节?街道与美学:柯南·道尔的伦敦街道叙事 / 167
第六节?汽车与现代性:伍尔夫与伦敦的汽车文化政治 / 195
第七节?小结 / 211
第三章?柏林篇 / 213
第一节?引言 / 215
第二节?女性与大都市:冯塔纳的柏林小说 / 229
第三节?底层与自然主义:盖哈特·霍普特曼的柏林戏剧 / 239
第四节?犯罪与成长:德布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 255
第五节?市民与音乐:托马斯·曼的精神故乡吕贝克 / 270
第六节?小结 / 290
第四章?纽约篇 / 295
第一节?引言 / 297
第二节?德行与秩序:亨利·詹姆斯的纽约贵族 / 304
第三节?耗费与权力:菲茨杰拉德与纽约景观 / 320
第四节?快感与规训:保罗·奥斯特与纽约现代社会 / 332
第五节?混沌与历史终结:唐·德里罗与当代纽约 / 355
第六节?小结 / 365
参考文献 / 371
后记 /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