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有特点的国际金融法教材。内容包括企业跨境上市、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国际板、企业跨境债券发行、跨境银团贷款和外汇市场和外汇制度等。
本教材的特点是:(1)强调国际金融法律和国际金融活动/交易的互动,国际金融法律如何影响国际金融活动/交易,国际金融活动如何促成国际金融法律的形成。(2)强调从中国视角理解国际金融法律和国际金融活动,教材既讨论国际金融法律和国际金融活动的一般原则、做法,更讨论相同领域中国企业参与国际金融活动面临的法律约束,以及国际(和国内)金融法律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行为。(3)语言通俗易懂,形式活泼(每章还有吴志攀老师的漫画配图。),既有教材正文部分讨论,也有新闻摘录、案例研究作为补充阅读材料,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正文内容,还设计了内容提要、关键概念、复习题、问题与应用和参考资料等栏目。
本书作者的经历也可以使他更好地驾驭理论和实务问题。通过这本书,以相对轻松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国际金融法的框架。
此次改版,在更新最新的相关制度规定外,主要做了以下调整:
第一,提炼国际金融法中的国际法问题。
第二,强化国际金融法的涉外法问题。
第三,增加国际金融法的操作性、裁判性和社科化内容。
唐应茂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讲授国际金融法、外商投资法和交易法律制度等课程。 1997年和1999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之后赴美留学。2000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美国耶鲁法学院法律硕士(LLM)和法律科学博士(JSD)学位。曾在美国苏利文·克伦威尔律师事务所、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美国谢尔曼·斯特灵律师事务所工作,从事国际资本市场和跨国并购的法律实务。著有《电子货币与法律》《法院执行为什么难》《登陆华尔街》《债市开放》《公司上市与并购法律尽职调查》等著作。
第一编国际金融法总论
00第一章金融国际化
00一、 什么是国际金融活动?
1 活动主体 /00
2 资金融通 /00
3 跨境元素 /00
00二、 金融的国际化
1 如何衡量金融国际化? /00
2 金融国际化好吗? /0
0第二章国际金融法概述
0一、 国际金融法的概念和渊源
1 国际金融法的概念 /0
2 国际金融法的渊源 /0
0二、 国际金融法的特点
1 法律国际性与地方性的张力 /0
2 法律确定性与临时性的矛盾 /0
3 法律复杂性与简约性的冲突 /0
0三、 国际金融法的体系
1 金融行业分类法 /0
2 金融主体、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三分法 /0
3 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的二分法 /0
4 其他分类法以及本书的体系 /0
0四、 国际金融法的研究方法
1 传统法学研究方法 /0
2 社科法学研究方法 /0
第二编国际证券业务及其监管
0第三章企业跨境上市概述
0一、 为什么企业跨境上市?
1 企业跨境发行股票、上市和交易 /0
2 企业跨境发行股票和上市的原因 /0
0二、 法律如何影响企业跨境上市?
1 哪一个国家的法律、什么法律? /0
2 注册地监管模式 /0
3 证券法和公司法的界限 /0
4 国际证券监管竞争 /0
0三、 影响企业跨境上市的法律因素
1 招股材料披露不实的证券法律责任不同 /0
2 股票发行和上市审核机制不同 /0
3 股票发行和上市的要求不同 /0
4 招股材料的内容和格式要求不同 /0
0四、 跨境发行股票和上市制度的融合
1 基本流程趋同 /0
2 主要文件趋同 /0
3 中介机构趋同 /0
0五、 国际证券监管合作与协调——国际证监会组织
1 国际证监会组织 /0
2 跨境股票发行和上市规则的协调和统一 /0
3 跨境合作机制 /0
0第四章中国企业境外上市
0一、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特点
1 境外境内上市同步 /0
2 国企、民企热捧 /0
3 走向全世界 /0
4 先出去再回来 /0
0二、 为什么中国企业到境外上市?
1 融资 /0
2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0
3 其他原因 /0
0三、 上市地法律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影响
1 上市地法律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决策? /0
2 上市地法律未影响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决策的例子 /0
0四、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注册地”监管模式
1 “H股模式” /0
2 “红筹模式” /
3 2023年境外上市新规 /
五、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监管合作
1 上市地证券法适用原则的强化 /
2 “单向”的跨境监管合作 /
第五章境外企业中国上市
一、 为什么境外企业要到中国上市?
1 融资动机 /
2 广告效应 /
3 红筹回归 /
二、 中国《证券法》和《公司法》应该如何适用?
1 《证券法》适用、《公司法》不适用? /
2 不适用《公司法》该怎么办? /
3 投资者权益保护不低于境内法律要求测试 /
4 《证券法》里的公司法内容如何处理? /
三、 境外企业中国上市的证券法问题
1 会计准则 /
2 招股说明书披露准则 /
3 法律意见书 /
4 定期报告和重大事件报告 /
四、 境外企业中国上市的其他法律问题
1 外汇管制 /
2 审核程序问题 /
3 跨境监管合作 /
第六章跨境证券发行的财务和审计
一、 为什么需要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1 发行地投资者保护 /
2 第三方出具的意见 /
3 保护本地会计师事务所 /
二、 跨境证券发行中会计准则的认可模式
1 本地会计准则模式 /
2 差异调节模式——美国 /
3 等效认可模式——欧盟 /
三、 跨境证券发行中的审计监管
1 境外审计机构的准入监管 /
2 跨境证券发行的审计准则 /
3 跨境证券发行审计机构的持续监管 /
四、 中国对跨境证券发行的会计和审计监管
1 会计准则的认可模式 /
2 境外审计机构的监管 /
第七章企业跨境债券发行
一、 发行股票还是发行债券?
1 有无期限? /
2 是否付息? /
3 能否回赎(redemption)? /
二、 为什么企业跨境发行债券?
1 发债成本 /
2 获得当地货币 /
3 中国企业跨境发行债券的特殊因素 /
三、 法律如何影响跨境债券发行?
1 证券法对跨境债券发行的影响 /
2 债券发行的特殊证券法规则——信托管理人和债券评级 /
3 债券发行不受证券法直接影响的安排 /
4 影响中国企业境外发债的中国境内法律要求 /
四、 “点心债”
1 “双重管辖”模式和证券发行地管辖模式并存 /
2 人民币跨境流动管理 /
3 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完善 /
五、 “熊猫债”——中国债券市场的开放
1 “熊猫债” /
2 为什么境外机构愿意到中国发行“熊猫债”? /
3 哪些法律因素影响“熊猫债”市场的发展? /
第八章跨境债券发行的信用评级
一、 为什么跨境债券发行需要信用评级?
1 第三方出具的“信用护照” /
2. 发行地投资者保护 /
3 保护本土评级机构 /
二、 跨境债券发行能否使用境外评级报告?
1 强制性本土评级模式——禁止型 /
2 境外评级报告认可模式——转换型 /
3 双评级模式 /
三、 评级机构跨境经营的监管
1 准入监管的模式 /
2 持续监管 /
四、 中国信用评级的监管与国际化
1 中国信用评级监管 /
2 中国评级机构的国际化 /
第三编国际银行业务及监管
第九章跨境银行的监管
一、 银行为什么要跨境经营?
1 银行为什么要发展跨境业务? /
2 银行为什么要跨境经营? /
二、 为什么要协调跨境银行的监管?
1 防止母国的单方行为 /
2 防止无人监管的情形 /
三、 如何协调和监管跨境银行?
1 “共同责任”“监管充分”“不留死角” /
2 母国和东道国的分工原则 /
四、 东道国如何监管跨境银行?
1 市场准入 /
2 持续经营监督和市场退出 /
3 GATS的“审慎例外”原则 /
五、 我国对跨境银行的监管
1 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和“走出去” /
2 我国如何监管外资银行? /
3 我国对银行“走出去”的监管 /
第十章《巴塞尔协议》和资本充足率的国际监管
一、 为什么要对资本充足率进行国际监管?
1 为什么需要对银行资本进行监管? /
2 为什么银行资本监管成为国际金融法的议题? /
二、 如何监管银行的资本:资本、风险资产和资本充足率?
1 资本充足率 /
2 资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
3 风险加权资产——信用风险 /
4 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
三、 数字化之外的资本管理——三大支柱
1. 第一支柱 /
2 第二支柱 /
3 第三支柱 /
四、 《巴塞尔协议》与银行跨境经营的相互影响
1 《巴塞尔协议》如何影响银行跨境经营? /
2 银行跨境经营如何影响《巴塞尔协议》? /
五、 中国的资本管理制度
1 中国和《巴塞尔协议》 /
2 中国的资本管理制度 /
3 中国与《巴塞尔Ⅲ》的差异和差距 /
第十一章跨境银团贷款
一、 为什么寻求跨境银团贷款?
1 为什么要跨境贷款? /
2 为什么要银团贷款? /
3 为什么不跨境发行债券? /
二、 如何组成银团?
1 牵头行、委任函和贷款条款单 /
2 信息备忘录 /
3 银团其他成员 /
4 银团费用函 /
三、 银团贷款协议中有关银团的约定
1 银团成员及其角色 /
2 贷款份额承诺、银团成员的关系 /
3 贷款份额承诺的转让 /
四、 银团贷款协议的惯常条款
1 利率 /
2 提款 /
3 还款和减少贷款额度 /
4 借款人保证和陈述 /
5 借款人承诺 /
6 违约事件及违约责任 /
五、 法律在哪里?
1 银行监管替代证券监管 /
2 银行法侧重机构监管,不侧重交易监管 /
3 贷款支持的交易类型不同涉及法律也不同 /
4 中国法律对银团贷款的监管 /
第十二章国际项目融资贷款
一、 国际项目融资贷款和普通贷款有什么区别?
1 借款人是项目公司 /
2 还款来源是项目公司未来的现金流 /
3 贷款银行对项目公司的股东(发起人)没有追索权或追索权有限 /
二、 项目公司
1 为什么需要建项目公司、建在哪里? /
2 为什么把东道国政府作为协议一方? /
3 项目公司的股东协议 /
三、 如何保证稳定的未来现金流?
1 工程建设协议和项目完成测试 /
2 供应协议 /
3 销售协议和价格支持机制 /
四、 国际项目融资的风险与协议处理
五、 贷款协议和无追索权
1 贷款银行 /
2 贷款方案 /
3 项目融资贷款涉及的协议 /
六、 国际项目融资中的法律
1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项目融资 /
2 “法律阴影下谈判”形成的合同安排 /
3 东道国投资法是国际项目融资贷款的重要因素 /
第十三章国际贸易贷款
一、 为什么需要国际贸易贷款?
1 缩短国际贸易收款周期 /
2 扩大贸易规模 /
3 鼓励出口的金融工具 /
二、 短期国际贸易贷款
1 向出口商贷款还是进口商贷款 /
2 出口商贸易贷款的前提 /
3 谁提供短期贸易贷款? /
三、 中长期出口信贷和福费廷
1 为什么要提供中长期出口信贷? /
2 出口卖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 /
3 出口卖方信贷还是出口买方信贷? /
4 福费廷 /
四、 出口信贷保险和进出口银行
1 出口信贷保险 /
2 进出口银行 /
五、 国际贸易贷款、法律和政策
1 国际贸易贷款与法律 /
2 国际贸易贷款中的惯例 /
3 伯尔尼联盟和经合组织《官方支持信贷安排》 /
第十四章跨境融资租赁
一、 什么是跨境融资租赁?
1 何为融资租赁? /
2 何为跨境融资租赁? /
3 如何开展跨境融资租赁? /
二、 企业为什么要跨境融资租赁?
1 为什么要进行融资租赁? /
2 为什么要进行跨境融资租赁? /
三、 跨境融资租赁需要遵循什么法律?
1 影响跨境融资租赁的国内法 /
2 融资租赁的国际公约 /
四、 跨境融资租赁中的合同
1 融资租赁合同 /
2 租赁物购买合同 /
3 交易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其他合同 /
五、 中国的跨境融资租赁
1 概况 /
2 中国法律对跨境融资租赁行为的法律规范 /
3 中国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监管 /
第十五章中国企业跨境贷款
一、 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跨境贷款?
1 资金需求 /
2 分担风险 /
二、 中国企业跨境贷款的特点
1 商业性贷款和政策性贷款并重 /
2 跨境贷款形式多种多样 /
3 中国境内银行作用逐渐提高 /
三、 政策如何影响中国企业跨境贷款?
1 出口导向和“走出去”战略 /
2 政策性银行的进出口信贷 /
3 政策性银行的跨境投资和并购贷款 /
四、 法律如何影响中国企业跨境贷款?
1 境外法律如何影响中国企业跨境贷款? /
2 中国跨境投资法律如何影响中国企业跨境贷款? /
五、 “内保外贷”:中国法律如何影响中国企业跨境贷款?
1 什么是“内保外贷”? /
2 为什么要采取“内保外贷”? /
3 中国企业采用“内保外贷”的例子 /
第四编外汇、支付和衍生品
第十六章外汇市场和外汇制度
一、 汇率和汇率制度
1 什么是汇率? /
2 一个没有汇率波动的世界 /
3 现实多元世界: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并存 /
4. 汇率为何会波动? /
二、 外汇市场和国际外汇交易协议
1 国际外汇市场 /
2 国际外汇交易合同范本——ICOM和IFEMA /
三、 汇率波动如何影响交易?
1 合同安排 /
2 金融市场策略 /
四、 外汇管制如何影响交易?
1 外汇管制的形式和效果 /
2 《基金协定》对成员国外汇管制的规定 /
3 外汇交易、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
4 针对外汇管制的合同安排 /
0
0
第十七章中国外汇管理制度和人民币国际化
一、 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
1 经常项目管理 /
2 资本项目管理 /
3 外汇储备管理 /
二、 我国资本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 引进来: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 /
2 走出去:境外投资外汇管理 /
3 H股: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外资股外汇管理 /
4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管理 /
5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管理 /
6 外债管理 /
三、 人民币汇率管理的演进
1 计划管理汇率制度 /
2 汇率双轨制 /
3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4 一篮子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四、 人民币国际化
1 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 /
2 为什么要人民币国际化? /
3 人民币国际化与外汇制度改革 /
第十八章跨境支付
一、 为什么需要跨境支付?
二、 跨境支付工具
三、 如何跨境支付?
1 跨境支付的基本模式 /
2 基本模式的推广 /
四、 跨境支付系统
1 什么是跨境支付系统? /
2 大额跨境支付系统 /
五、 跨境支付与法律
1 跨境支付与合同法 /
2 支付的“完成” /
3 净额结算、“零点规则”与破产法 /
4 跨境支付中的冲突法与跨境监管合作 /
六、 中国的跨境支付与法律
1 中国的跨境支付工具、机构、模式和系统 /
2 人民币跨境支付模式 /
3 中国跨境支付与法律 /
第十九章第三方平台跨境支付
一、 为什么第三方平台跨境支付如此流行?
1 满足个人用户需求 /
2 满足商家用户需求 /
二、 第三方平台跨境支付交易模式
1 支付网关模式 /
2 信用担保模式 /
三、 第三方平台的准入监管
1 第三方平台的法律性质 /
2 准入监管 /
四、 第三方平台持续性监管
1 沉淀资金问题 /
2 反洗钱问题 /
3 系统风险 /
第二十章国际远期和期货交易
一、 什么是远期合同和期货合约?
1 远期合同 /
2 期货合约 /
二、 远期和期货交易的国际化
三、 为什么需要国际远期和期货交易?
1 现货交易困难 /
2 套期保值(hedging) /
3 投机(speculation)和套利(arbitrage) /
四、 国际远期和期货交易的核心条款
1 核心条款 /
2 如何确定价格? /
3 什么是交割? /
五、 国际远期和期货交易的监管
1 期货交易结算与中央对手方 /
2 期货交易的保证金、每日结算和强行平仓 /
3 中央对手方制度的场外适用 /
4 国际远期与期货监管的其他问题 /
六、 中国的国际期货交易与监管
1 期货交易的“双向限制” /
2 期货公司跨境投资的监管 /
3 期货交易所的跨境监管 /
第二十一章国际期权交易
一、 什么是期权?
二、 为什么需要期权?
1 通过期货保值的缺点 /
2 “保护性卖出期权”(protective put) /
3 “封顶式买入期权”(covered call writing) /
三、 对权利定价——确定期权的价值
1 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 /
2 决定期权价值的五要素——布莱克斯科尔斯莫顿模型 /
四、 国际期权交易——以外汇期权交易为例
1 什么是外汇期权? /
2 外汇期权与外汇期货的不同 /
3 用外汇期权进行对冲 /
五、 中国的国际期权交易与监管
1 外资准入的开放 /
2 交易管制的淡化 /
3 风险监管的强化 /
词汇索引表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