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明教授是我国质性研究方法重要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质性研究的本土探索》一书汇集了陈向明教授在质性研究方法引介和本土运用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了陈向明教授在中国从事质性研究推介、教学和研究实践方面的经验及思考,展现了陈向明教授在建设中国质性研究共同体领域的努力及成就。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发展、质性研究的实操过程、质性研究的多样路径、质性研究的教与学、质性研究的质量监控、质性研究共同体建设等。本书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问题,对质性研究的基本原理、多样路径、实操方法、教学特点、团队组建等均有系统探讨,集中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从事质性研究推介、教学和研究实践方面的经验及思考。同时,本书富于个人化的分享和反思,穿插了田野工作中情境化的案例和叙事,兼具趣味性、感召力和可读性。本书对我国社会科学界深入开展质性研究、促进其本土化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陈向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世界课例研究协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质性研究方法、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等。主持课题十余项,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280余篇: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目录
第一部分
质性研究的前世今生
第一章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质性研究在西方
第二节质性研究在中国
第三节质性研究的历史分期
第四节质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第二节质性研究与其他相关研究的区别
第三节质性研究内部的理论取向
第四节质性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关系
第五节质性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第三章中国教育质性研究合法性的初建
第一节教育实验时代的实践关怀
第二节“系统三论”与走向“复杂性”的机遇
第三节质性研究的准备与突破“话语牢笼”
第四节合法性的初步确立
第五节合法性初建的条件
第四章中国教育质性研究的本土发展
第一节在教育研究领域的本土化发展
第二节主要路径及发展状况
第三节我国教育质性研究的未来展望
第五章中国教育质性研究的理论自觉
第一节引介质性研究的缘由
第二节创新行动尝试
第三节研究范式的形成
第四节研究的方法论意涵
第五节对理论自觉的回顾与展望
第六章中国质性研究的迷思与澄清
第一节迷思一:质性研究就是“讲点故事”
第二节迷思二:质性研究仅需要一套技术
第三节迷思三:质性研究只能选择小样本
第四节迷思四:几次访谈就能实现资料饱和
第五节迷思五:资料分析只需归类和编码
第六节迷思六:质性研究论文写作有固定格式
第七节迷思七:结果评价要参考定量研究的标准
第八节迷思八:混合方法比单一质性方法更好
第二部分
质性研究的实操探索
第七章质性研究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节质性研究的主要步骤
第二节质性资料分析举例
第三节分析方法1:接触摘要单
第四节分析方法2:写备忘录
第五节分析方法3:类别法
第六节分析方法4:情境法
第七节不同分析方法的作用
第八章质性研究概念框架的形成
第一节最初选择的理论
第二节基于西方理论形成的概念框架
第三节中国式“仁”与“礼”框架下的互动模式
第四节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理论下的互动模式
第五节结合互动效果的概念框架
第六节对概念框架形成过程的反思
第九章扎根理论的本土运用
第一节什么是“扎根理论”?
第二节扎根理论运用于中国教育研究的实例
第三节扎根理论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及本土化调适
第十章扎根理论研究的文献阅读
第一节演变与分歧
第二节不同版本界定之争
第三节结论及本土化反思
第十一章扎根理论研究的实操案例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第三节研究发现
第四节文献评述与理论对话
第五节双线晋升的效果和本研究的意义
第十二章扎根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第一节科宾对互动浮现论的修订
第二节“经典扎根理论”的立场
第三节如何获得理论敏感性?
第四节灵活多样的实用指导
第五节对一些误解的澄清
第三部分
质性研究的实践运用
第十三章用质性方法做行动研究
第一节根据研究问题选择方法
第二节提出适切的研究问题
第三节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收集丰富多样的质性资料
第五节系统分析质性资料
第十四章用案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学习
第一节什么是案例和案例研究
第二节为何案例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学习
第三节教师如何从案例中学习
第四节如何开展有利于教师专业学习的案例研究
第五节案例研究的优势与限度
第十五章用叙事探究促进教师发展
第一节叙事探究的理论基础和作用
第二节叙事文本:撕心裂肺的伤痛
第三节叙事有利于教师认识自我和世界
第四节叙事有利于教师的自我表达和自我重构
第五节叙事有利于教师集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六章从叙事探究到叙事行动研究
第一节如何理解“叙事探究”
第二节如何理解“叙事行动研究”
第三节叙事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教师在叙事行动研究中的成长
第五节教师在叙事行动研究中成长的条件
第十七章用叙事探究促进教师成长
第一节教育叙事探究的对象:教育经验
第二节教育叙事探究的路径:跨界合作
第三节教育叙事探究的特征:关系建构
第四部分
质性研究的教与学
第十八章质性研究教与学的悖论
第一节学习的悖论
第二节做中学
第三节行动中反思
第四节催化师的作用
第十九章质性研究教与学的本土探索
第一节质性研究为何难教?
第二节质性研究可以如何教?
第三节质性研究为何要这样教?
第四节质性研究的教学何以重要?
第二十章在中国教授质性研究的挑战与策略
第一节在中国教授质性研究的挑战
第二节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实践推理的思维方式
第四节质性研究教学的本土化贡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