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实践,系统总结中国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经验成果,吸收西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进展,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坚持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为导向,系统梳理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和关键性问题,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学教材的解释力与生命力。
本书特色:注重将宏观经济学研究与党中央、国务院的大政方针政策相衔接,注重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通过总结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富有解释力的经济学观点,帮助读者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深化对中国经济规律和政策效果的理解。
主编简介:
龚六堂,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优秀教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应用经济学组)成员,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高级专家,国家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
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先后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等。编写5部教材、1本专著,其中,《政府政策改变的福利分析方法与应用》入选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动态经济学方法》获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副主编简介:
陈昆亭,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云南省社科联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研究经济周期、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领域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出版《有限需求理论——经济增长可持续及路径稳定的视角》《内生可持续增长理论研究》《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及应用研究》等代表性学术专著。
王弟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经济文汇》副主编,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恒逸基金讲座教授。在国内外重要经济学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8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获得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本科教育)特等奖,以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优秀著作奖)等奖项。
绪 论
第一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二部分 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章 中国经济增长及其理论启示
第四章 经济结构转型特征事实与基本理论
第五章 结构转型理论的拓展与应用
第三部分 国内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六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需求理论(Ⅰ):总产出-总支出模型
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需求理论 (Ⅱ):IS-LM 模型
第八章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和新凯恩斯模型:三个市场的均衡
第九章 经济周期波动的现象、事实与测度方法
第四部分 经济对外开放
第十章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十一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选择
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政策
第五部分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
第十四章 中国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术 语 表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