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揭开了先秦时期青铜文明的辉煌篇章。出土的尊盘、鉴缶、九鼎八簋等青铜礼器,以精湛的工艺、复杂的结构、繁复的纹饰,成为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第二次高峰的杰出代表。
本书突破传统学术报告的限制,首创工艺图录形式,对每件器物由整体到局部递进式分析,以视觉化表达为核心,融合高清图像、工艺线图与简明文字,直观呈现曾侯乙青铜器的结构特征与制作工艺,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2001年9月-2005年6月 武汉大学 材料物理专业
2008年9月-2013年6月 武汉大学 凝聚态物理(硕博连读)2013年6月至今 湖北省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共发表学术论文46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3篇。
1、Xudong Jiang, Jun Zhang, Feng Huang, Haijiao Xie, Qi Li, Chen Fang: A mechanism study of type i corrosion on the surface of ancient tin rich bronzes. Heritage Science 12, 349 (2024)(艺术类一区)
2、江旭东.超临界干燥技术原理及其在饱水木质文物中的应用[J].江汉考古, 2014, No.131(02):107-111.
3、江旭东,罗运兵,陶洋,张德伟,李冰洁. 屈家岭遗址出土铜矿石标本初步研究[J]. 江汉考古,2019,No.162(03):120-125.
4、江旭东,张梓芊,李齐,方晨,李洋. 脆弱青铜器腐蚀程度的量化评价方法[J]. 腐蚀与防护,2022,No.393(07):10-17.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企业硕导,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委会委员,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物保护专业设施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目录
序 i
前言 v
凡例 vii
1.升鼎C.91 2
2.牛钮盖鼎+鼎钩C.101+C.150 16
3.三环钮盖鼎C.102 33
4.四环钮盖鼎C.103 45
5.兽形钮盖鼎C.235 59
6.大鬲C.126 73
7.小鬲C.162、C.161、C.164、C.160 78
8.甗C.165 85
9.炉盘C.197 95
10.簋C.109 107
11.簠C.122 118
12.浅盘豆C.195、C.196 127
13.盖豆C.194 137
14.小鼎C.118 148
15.盒C.237 155
16.小鼎匕C.179、C.181、C.176、C.180 158
17.尊缶N.5 160
18.联禁大壶C.132、C.133 163
19.提链壶C.182、C.184 167
20.鉴缶C.139 179
21.小口鼎C.185 183
22.匜鼎C.142 197
23.红铜盥缶C.187 204
24.盥缶C.189 216
25.圆鉴C.128 226
26.盘C.148 238
27.三足匜C.190 249
28.匜C.147 255
29.炭炉C.166 261
30.箕C.168 269
31.漏铲C.167 273
32.熏 E.51 280
33.镂空熏 E.3 286
34.鸟喙形器C.191 291
35.鹿角立鹤E.37.296
36.寝戈E.150 300
37.徽记三戈戟N.209 302
38.短柲矛E.123 304
后记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