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构建了一套贴合中国实际的项目管理框架。在传承华罗庚的“优选法和统筹法”、钱学森的“系统工程”等本土管理智慧的同时,吸纳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其他国外项目管理组织的前沿理念,形成了“理论传承—实践创新—国际兼容”的三维架构。与以往大多数项目管理书籍不同,本书从“面向整个组织的视角”解读项目管理,而非仅仅局限于“面向单项目的视角”。以“基础理论、实践操作、扩展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本书构建了“12大核心模块+典型案例”的立体化知识体系。本书适用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的项目管理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同时也适合项目管理爱好者学习和使用。
中国标准化协会(CAS)成立于1978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是从事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接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业务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团体会员。职责:开展标准化学术交流、标准研制、宣传推广、咨询服务、国际交流等,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宗旨:服务为本、创新奉献、依法治会、科技兴会。使命:党和政府联系全国标准化工作者的纽带,国内外标准化交流的桥梁。愿景:政府的得力助手、企业的知心朋友、标准化工作者之家。业务范围包括学术交流及宣传推广、国家标准(标准样品)研制、团体标准研制、标准化技术服务、教育培训以及标准国际化等。分不同领域设立29个分支机构,包括汽车、海洋、化工、中医药、服务贸易、城市家具、电器电子、城镇基础设施、温泉服务与文化、检验检测检疫、会议酒店服务、滚塑、文化产业、装备制造业、茶品鉴赏、电线电缆、优质服务、安全健康消费、绿色低碳与ESG、机器人、脑机接口与类脑智能、生物资源与设施、家居建材质量、鳄鱼养殖与深加工、卫生健康、主动健康、检验评价与认证、可持续商业与品牌等领域。承担5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包括: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SAC/TC118),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全国洁净室与相关受控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9),全国项目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3),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理标志分技术委员会(SAC/TC554/SC1)。承担太平洋地区标准大会(PASC)中国秘书处,承担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中国秘书处,承担自愿性可持续标准中国国家平台秘书处,是国际标准用户联盟(IFAN)国家会员。
第1章 引论 1
1.1 中国项目管理的发展阶段 2
1.1.1 项目管理的探索阶段(1955—1990年) 2
1.1.2 项目管理的引进阶段(1990—2000年) 3
1.1.3 项目管理的吸收与转化阶段(2000—2017年) 3
1.1.4 基于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创新与全面发展阶段(2017年至今) 4
1.2 项目管理遵循的原则 5
1.3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架构 6
1.4 项目与项目群、项目组合、组织战略和日常运营之间的关系 7
第2章 组织环境 9
2.1 组织环境匹配 11
2.1.1 项目管理的定位 11
2.1.2 项目管理与组织文化的适配 12
2.1.3 项目管理与组织结构的匹配 13
2.1.4 项目管理与组织业务的关系 16
2.1.5 组织管理能力对项目管理的影响 17
2.1.6 组织资源对项目管理的影响 18
2.2 组织高层领导的作用 20
2.2.1 组织高层领导的角色与定位 21
2.2.2 组织高层领导的影响 21
2.2.3 组织高层领导的推动 22
2.3 战略一致性 22
2.3.1 战略一致性的概念 23
2.3.2 战略一致性在项目组合、项目群与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23
2.3.3 实现战略一致性的方法和步骤 24
2.4 价值管理 28
2.4.1 价值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28
2.4.2 开展商业论证的重要性和作用 29
2.4.3 商业论证的内容 30
2.5 组织治理 32
2.5.1 治理与管理 32
2.5.2 组织治理的概念 32
2.5.3 组织治理实践 34
2.6 激励与考核 39
2.6.1 组织激励机制设计 39
2.6.2 项目管理与组织激励的结合 40
2.6.3 考核体系构建 40
2.6.4 激励与考核的整合应用 41
2.7 知识管理 41
2.7.1 项目知识管理内容 42
2.7.2 项目知识管理机制 43
2.8 AI+数字化 43
2.8.1 AI+数字化的作用 44
2.8.2 AI+数字化的实施 45
2.8.3 未来展望 47
2.9 项目管理文化 47
2.9.1 项目管理文化的内涵 47
2.9.2 项目管理文化的作用 48
2.9.3 项目管理文化的营造 49
2.10 小结 49
第3章 项目组织结构与主要的项目角色 51
3.1 项目组织结构 52
3.1.1 组建项目组织结构时需考虑的因素 52
3.1.2 项目组织的层级和关系 53
3.2 项目组织的主要角色与职责 56
3.2.1 指导层 56
3.2.2 管控层 57
3.2.3 交付层 58
3.3 典型示例 58
3.3.1 预测型项目组织结构示例 58
3.3.2 敏捷型项目组织结构示例 61
3.3.3 大型工程项目组织结构示例 62
3.4 小结 65
第4章 项目生命周期与综合项目管理 66
4.1 项目生命周期 67
4.1.1 项目生命周期与项目阶段 67
4.1.2 项目重大节点 69
4.2 综合项目管理 70
4.2.1 项目前活动 70
4.2.2 监督项目 72
4.2.3 指导项目 73
4.2.4 启动项目 75
4.2.5 控制项目 76
4.2.6 管理交付 77
4.2.7 关闭或终止项目 79
4.2.8 项目后活动 80
4.3 交付方法 81
4.3.1 预测型交付方法 81
4.3.2 敏捷型交付方法 84
4.4 小结 91
第5章 项目管理核心专业领域 92
5.1 项目规划管理 93
5.1.1 项目规划管理概述 93
5.1.2 制订项目计划 93
5.1.3 监控项目 95
5.1.4 案例 96
5.2 范围管理 98
5.2.1 范围管理概述 98
5.2.2 定义范围 98
5.2.3 控制范围 100
5.2.4 确认范围交付 101
5.2.5 案例 102
5.3 进度管理 105
5.3.1 进度管理概述 105
5.3.2 定义并排列活动顺序 106
5.3.3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109
5.3.4 制订进度计划 109
5.3.5 控制进度 113
5.3.6 案例 115
5.4 成本管理 118
5.4.1 成本管理概述 118
5.4.2 估算成本 119
5.4.3 制定预算 120
5.4.4 控制成本 121
5.4.5 案例 125
5.5 质量管理 127
5.5.1 质量管理概述 127
5.5.2 策划质量 128
5.5.3 保证质量 129
5.5.4 控制质量 130
5.5.5 案例 131
5.6 小结 133
第6章 项目管理支持专业领域 134
6.1 资源管理 135
6.1.1 资源管理概述 135
6.1.2 规划项目组织 136
6.1.3 组建团队 136
6.1.4 建设团队 138
6.1.5 管理团队 139
6.1.6 规划、管理和控制实物资源 141
6.1.7 案例 142
6.2 利益相关方管理 145
6.2.1 项目利益相关方管理概述 145
6.2.2 识别项目利益相关方 145
6.2.3 管理项目利益相关方参与 147
6.2.4 案例 148
6.3 沟通管理 150
6.3.1 沟通管理概述 150
6.3.2 规划沟通 151
6.3.3 分发信息 151
6.3.4 监控沟通影响 152
6.3.5 案例 153
6.4 汇报管理 154
6.4.1 汇报管理概述 154
6.4.2 规划项目汇报 154
6.4.3 管理与提交报告 155
6.4.4 案例 156
6.5 风险管理 157
6.5.1 风险管理概述 157
6.5.2 识别风险 157
6.5.3 评估风险 159
6.5.4 应对风险 162
6.5.5 控制风险 163
6.5.6 案例 164
6.6 问题管理 167
6.6.1 问题管理概述 167
6.6.2 识别问题 168
6.6.3 解决问题 169
6.6.4 案例 170
6.7 变更控制管理 172
6.7.1 变更控制管理概述 172
6.7.2 建立变更管理框架 172
6.7.3 识别和评估变更申请 174
6.7.4 规划变更申请实施 175
6.7.5 实施和关闭变更申请 176
6.7.6 案例 177
6.8 小结 179
第7章 项目管理扩展专业领域 181
7.1 收益管理 182
7.1.1 收益管理概述 182
7.1.2 识别和分析收益 182
7.1.3 监控收益 183
7.1.4 维护收益 184
7.1.5 案例 185
7.2 组织变革管理 187
7.2.1 组织变革管理概述 187
7.2.2 识别变革需要 188
7.2.3 实施组织和社会变革 189
7.2.4 案例 190
7.3 采购管理 193
7.3.1 采购管理概述 193
7.3.2 规划采购 194
7.3.3 评估和选择供应商 194
7.3.4 管理合同 195
7.3.5 关闭合同 196
7.3.6 案例 197
7.4 信息和文档管理 200
7.4.1 信息和文档管理概述 200
7.4.2 识别需要管理的信息 200
7.4.3 存储、检索信息和文档 201
7.4.4 案例 202
7.5 经验教训管理 203
7.5.1 经验教训管理概述 203
7.5.2 识别经验教训 203
7.5.3 分享经验教训 204
7.5.4 案例 205
7.6 小结 208
第8章 项目群管理 209
8.1 项目群管理概述 210
8.1.1 项目群 210
8.1.2 项目群管理 210
8.2 项目群必要性初始评估 211
8.2.1 项目群必要性评估概述 211
8.2.2 项目群必要性评估的实施 211
8.3 项目群建立 212
8.3.1 项目群的路线图与分期 212
8.3.2 项目群设计和规划 214
8.4 项目群整合 215
8.4.1 战略整合 216
8.4.2 需求整合 216
8.4.3 组件整合 217
8.4.4 组件管理 217
8.4.5 职能整合 219
8.5 项目群管理实践 219
8.5.1 风险管理 219
8.5.2 变革管理 220
8.5.3 质量管理 221
8.5.4 资源管理 222
8.5.5 进度管理 223
8.5.6 财务管理 224
8.5.7 利益相关方管理 225
8.5.8 沟通管理 225
8.5.9 采购管理 226
8.5.10 信息管理 226
8.6 项目群控制 226
8.6.1 项目群必要性评估 227
8.6.2 项目群其他控制要素与实践 227
8.6.3 项目群控制注意事项 228
8.7 项目群收益管理 228
8.7.1 收益识别与论证 228
8.7.2 收益分析与规划 229
8.7.3 收益实现与控制 229
8.7.4 收益移交与维持 230
8.8 从项目到运营的过渡 230
8.8.1 过渡介绍 230
8.8.2 过渡前阶段 231
8.8.3 过渡中阶段 233
8.8.4 过渡后阶段 235
8.9 项目群关闭 235
8.9.1 项目群确认关闭 235
8.9.2 项目群关闭评审 235
8.9.3 项目群关闭更新与反馈 236
8.9.4 项目群解散活动 236
8.10 项目群治理 237
8.11 小结 237
第9章 项目组合管理 239
9.1 项目组合管理概述 240
9.1.1 项目组合定义 240
9.1.2 项目组合结构 240
9.1.3 项目组合的能力与限制 241
9.1.4 项目组合管理的含义 241
9.1.5 项目组合管理的目标与价值 242
9.1.6 项目组合管理原则 242
9.2 项目组合管理的角色与职责 243
9.2.1 项目组合管理的角色 243
9.2.2 项目组合管理的职责 244
9.3 项目组合管理内容 246
9.3.1 项目组合管理内容概述 246
9.3.2 项目组合管理前的准备 246
9.3.3 明确项目组合的定位 248
9.3.4 识别潜在的项目组合组件 248
9.3.5 制订项目组合计划 248
9.3.6 评估筛选项目组合组件 248
9.3.7 确认项目组合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249
9.3.8 项目组合绩效评估及汇报 249
9.3.9 平衡和优化项目组合 250
9.4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 251
9.4.1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概述 251
9.4.2 项目组合管理核心过程 251
9.5 项目组合管理案例 254
9.6 小结 255
第10章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 256
10.1 PMO的主要职能和职责 257
10.1.1 PMO的概念 257
10.1.2 PMO的通用职能与职责 258
10.1.3 PMO的不同角色与定位 261
10.1.4 PMO与评审、评估和评价 265
10.1.5 PMO与组织项目管理能力提升 269
10.2 PMO的组织形式 270
10.2.1 PMO的组织形式与结构 270
10.2.2 PMO在组织中的位置与关系 275
10.2.3 PMO的人员组成与职责划分 278
10.3 PMO的常见类型 288
10.3.1 服务型PMO 288
10.3.2 运作型PMO 289
10.3.3 控制型PMO 290
10.3.4 咨询型PMO 292
10.3.5 战略型PMO 294
10.3.6 卓越中心(PMCoE) 296
10.4 小结 297
第11章 项目管理标准化发展 299
11.1 标准化基础 300
11.1.1 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 300
11.1.2 标准化文件的分类 301
11.1.3 标准化方法 302
11.1.4 标准化管理体制与技术组织 303
11.1.5 标准化政策制度 305
11.1.6 标准体系建设 307
11.2 标准制定 309
11.2.1 自主研制标准 309
11.2.2 采用国际标准 313
11.2.3 外文版翻译 315
11.3 项目管理标准化 316
11.3.1 中国项目管理标准化 317
11.3.2 项目管理国际标准化 320
11.4 小结 324
第12章 项目管理人才培养 326
12.1 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评价 327
12.1.1 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 327
12.1.2 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评价维度 328
12.2 项目管理人才等级划分及核心能力 328
12.3 项目管理人才建设 333
12.3.1 项目管理人才能力发展框架 334
12.3.2 项目管理人员能力培训计划 336
12.3.3 基于国标的CSPM考试评价体系 337
12.4 小结 339
附录A 项目管理名词解释(术语和定义) 340
附录B 基于系统工程的重大工程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与交付方式 350
参考标准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