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新时代高校美育核心目标,紧扣“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系统构建大学生审美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全书分为七大模块,包括美育初体验、自然之美、静态艺术之美、韵律之美、光影之美、匠艺之美、科技之美。本书着重突出“体验式学习”,设置情境化任务、延伸阅读、知识拓展等,强调审美判断力与创新思维协同发展,并配有数字化教学资源。本书可作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助力学生实现从审美认知到创造性实践的转化,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沈苗苗,中共党员,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负责师生职业技能竞赛管理,优质课程申报、立项、管理与验收等工作;参与学校多项教学类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曾多次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二等奖2次,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短视频制作赛项获奖6次。主持校级课程1门,参与省级精品课程4门;作为团队成员参与湖南省教学成果奖申报获特等奖;主持及主要参与教学项目4项,主持省级规划课题1项,校级课题3项,参与课题12项,出版专著1本,发表论文7篇。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测评成绩优,获校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
模块一 美育初体验
项目一 认识美
一、美的本质
二、美的形态
三、美的特性
四、美育中的典型美
项目二 了解美育
一、美育的概念与内涵
二、美育的意义
三、新时代美育的任务
四、美育的核心作用
模块二 自然之美
项目一 远方的美景
一、山川河湖之美
二、生态和谐之美
项目二 诗意的生活
一、诗意生活的内涵
二、衣之美——织物的诗性之美
三、食之美——餐桌上的抒情之美
四、物之美——日常的灵光之美
五、诗意生活的养成
项目三 探寻人性之光
一、人格美
二、生命美
三、心灵美
模块三 静态艺术之美
项目一 绘画之美
一、中国传统绘画
二、西方传统绘画
项目二 雕塑之美
一、中国雕塑
二、西方雕塑
项目三 书法之美
一、汉字与书法
二、书法的历史脉络
模块四 韵律之美
项目一 音乐文化探源
一、音乐时空之旅
二、音乐实践工坊
三、音乐认知升级
项目二 舞蹈艺术的多元探索与实践
一、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二、中国舞蹈的文化基因
三、舞蹈与社会的对话
项目三 戏剧基础与艺术表现
一、戏剧的艺术构成
二、中国戏剧的演进脉络
模块五 光影之美
项目一 摄影与摄像
一、摄影与摄像的基本原理
二、摄影与摄像器材介绍
三、摄影与摄像的创作技巧
项目二 电影与电视
一、电影与电视的发展历程
二、电影与电视的技术原理
三、电影与电视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电影与电视的审美价值与社会影响
模块六 匠艺之美
项目一 建筑美
一、建筑美学的属性与本质
二、建筑美学典范
三、建筑美的文化解码
项目二 工程美
一、工程的发展历史
二、工程美学
三、古代工程
四、现代工程
项目三 制造美
一、中国制造业的概念与分类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及阶段特征
三、中国制造业的伟大成就
四、智能制造的审美新维度
模块七 科技之美
项目一 科学美
一、科学美的本质内涵
二、科学美的跨界对话
三、科学美的多维呈现
项目二 技术美
一、技术美的本质和特征
二、技术美的多元形态
三、中国古代与现代的技术美
四、技术美的发现
项目三 人工智能与美
一、人工智能的非艺术应用领域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艺术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