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总结和提炼苏州大学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举措的基础上,以培养新质人才为根本,从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交叉学科四方面进行探索,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方案、课程设计、特色举措及典型案例等方面,介绍苏州大学在大力发展“四新”人才道路上的实践做法,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为基点,依托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的产教融合共促“双创”教育,为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有效路径。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94年获苏州大学学士学位
2001年获厦门大学博士学位
2000-200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与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英国利物浦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2004年起任教于苏州大学。2004.12—2012.3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教 师
2012.4—2016.3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副主任
2016.4—2021.4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主 任
2020.12-至今 苏州大学副校长化学、材料学、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125篇,发表会议论文92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智慧教育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创新创业教育与新质人才培养 1
第一节 新质生产力与新质人才 1
第二节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定位 6
第三节 苏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9
第二章 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21
第一节 新工科新质“双创”人才的培养定位 21
第二节 新工科新质“双创”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30
第三节 新工科“双创”教育的培养成效 55
第四节 新工科新质人才典型案例 61
第三章 新医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69
第一节 新医科新质“双创”人才的培养定位 69
第二节 新医科新质“双创”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87
第三节 新医科“双创”教育的培养成效 105
第四节 新医科新质人才典型案例 126
第四章 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135
第一节 新文科新质“双创”人才的培养定位 136
第二节 新文科新质“双创”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144
第三节 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成效 153
第四节 新文科新质人才典型案例 164
第五章 交叉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175
第一节 交叉领域新质“双创”人才的培养定位 175
第二节 交叉领域新质“双创”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181
第三节 交叉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成效 204
第四节 交叉领域新质人才典型案例 212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