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根本任务为牵引,以提升新时期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水平效益为目标,在充分挖掘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军队精品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时期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和军队院校现实特点与需求,按照厘清概念、理清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的思路,剖析论述军队院校精品课程一流性、示范性和特色强的内涵要求及运用原则,提出了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区分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综合实践五大类,研究提出了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路径,系统构建了军队院校五大类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组织实施原则要求和实施机制,可为推进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着眼打赢,面向实战,构建火箭军通信专业"1234"人才培养体系,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排名第1。(本书依托项目)国防军事教育“十四五”规划课题“军队院校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研究(JYKYB2021007)”,负责人,(本书依托项目)等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背景及意义/1
1.2研究现状/3
1.2.1精品课程建设总体研究/3
1.2.2精品课程内涵建设研究/4
1.2.3精品课程建设路径研究/5
1.2.4精品课程建设标准研究/6
1.2.5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6
1.2.6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评述/7
1.3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框架/8
1.3.1研究思路/8
1.3.2研究方法/8
1.3.3内容框架/9
参考文献/10
第2章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内涵要求13
2.1国家精品课程概念演进/14
2.2军队院校精品课程概念演进/15
2.3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内涵要求——一流性、示范性、特色强/15
2.4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内涵要求剖析/17
2.4.1军队院校精品课程的“一流性”/18
2.4.2军队院校精品课程的“示范性”/19
2.4.3军队院校精品课程的“特色强”/20
2.5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内涵要求运用/21
2.5.1“一流性”是基础,是前提/21
2.5.2“一流性”重“面”,注重整体质量保水平/22
2.5.3“示范性”重“线”,注重过程示范促建设/23
2.5.4“特色强”重“点”,注重特色亮点引创新/25
2.6概念界定:精品课程与“金课”/26
2.6.1“金课”的提出/26
2.6.2“金课”内涵/26
2.6.3“金课”争议/27
2.6.4一流课程与“金课”/28
2.6.5精品课程与“金课”/28
参考文献/30
第3章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功能定位与建设重点32
3.1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功能定位/32
3.1.1功能定位/32
3.1.2军地高校精品课程功能定位差异性分析/34
3.2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需求/35
3.2.1新时期军队院校质量工程、精品工程/35
3.2.2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迫切要求/36
3.2.3落实“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关键支撑/36
3.2.4推进军队院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36
3.3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37
3.3.1指导思想/37
3.3.2建设原则/37
3.4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目标/38
3.5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内容/39
3.6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课堂/41
3.6.1课堂是育人主阵地/41
3.6.2课堂是课程建设落脚点/41
3.6.3课堂是课程改革创新试金石/41
3.6.4课堂是课程评价权威标杆/42
参考文献/42
第4章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路径44
4.1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发展研究与分析/44
4.1.1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分析/44
4.1.2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研究与分析/47
4.1.3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与分析/50
4.2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分析/53
4.2.1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发展历程/53
4.2.2“十五”至“十三五”期间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分析/56
4.3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方法途径探析/58
4.3.1瞄准“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靶,把精品意识树起来/58
4.3.2厘清院校新格局、育人新需求的谱,把建设体系画出来/59
4.3.3把准久久为功、与时俱进的脉,把发展路径标出来/59
4.3.4夯实标准规范、评价激励的基,把长效施策机制建起来/60
参考文献/61
第5章军队院校线下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63
5.1军队院校线下精品课程建设实质:传统课程创新/63
5.1.1育人新目标呼唤课程创新/64
5.1.2教学新形态呼唤课程创新/64
5.1.3学员新要求呼唤课程创新/64
5.2军队院校线下精品课程建设核心:课堂生态重塑/65
5.2.1教学关系重塑:从师生课堂转向协作课堂/65
5.2.2教学模式重塑:从灌输式课堂转向互动式课堂/65
5.2.3教学环境重塑:由封闭课堂转向开放课堂/66
5.3军队院校线下精品课程建设途径:从“四大转变”做起/66
5.3.1理念之变:从教书向育人转变/66
5.3.2内容之变:从注重教什么向注重学什么转变/68
5.3.3方法之变: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68
5.3.4评价之变:从鉴定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69
5.4线下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以“军事通信基础”课程为例/71
5.4.1着眼学员发展,构建内容新体系/71
5.4.2注重以生为本,创设课堂新方法/73
5.4.3强化应用能力,实施考核新模式/74
5.4.4突出产出导向,实行评价新机制/74
5.4.5扎实推进建设,确保落地施效/75
5.4.6课程建设创新/75
参考文献/76
第6章军队院校线上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78
6.1军队院校线上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79
6.2军队院校线上精品课程内涵及构成要素/79
6.2.1军队院校线上精品课程内涵/79
6.2.2军队院校线上精品课程构成要素/79
6.3军队院校线上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与建设原则/80
6.3.1军队院校线上精品课程建设目标/80
6.3.2军队院校线上精品课程建设原则/80
6.4军队院校线上精品课程建设实施路径/81
6.4.1课程设计——线上精品课程的核心环节/81
6.4.2教学团队——线上精品课程的关键支撑/82
6.4.3资源条件——线上精品课程的质量保障/83
6.4.4质量效果——线上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效/84
6.4.5个性化特点——线上精品课程的特色亮点/85
6.5线上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以“火箭军机动通信”课程为例/85
6.5.1构建特色鲜明的内容体系/85
6.5.2创设虚实结合的讲解模式/86
6.5.3线上教学成效明显/87
参考文献/88
第7章军队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89
7.1军队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品课程的优势/89
7.2军队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品课程的理论基础/90
7.2.1面向全体学生的掌握学习理论/91
7.2.2以问题为中心的首要教学原理/91
7.2.3关注高阶思维养成的深度学习理论/92
7.2.4促进记忆保留的主动学习理论/92
7.3军队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品课程建设实施路径/93
7.3.1军队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品课程的教学策略/93
7.3.2军队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品课程的模式构建/94
7.3.3军队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品课程的实施流程/96
7.4混合式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98
7.4.1建立双网双实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98
7.4.2建立基于CKDI工程素养理念的任务牵引式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新流程/98
7.4.3建立线上线下考核结合的“双性考核”机制/99
参考文献/100第8章军队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101
8.1军队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现状/101
8.1.1军队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主要组成/102
8.1.2军队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分析/103
8.2军队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内涵与建设意义/104
8.2.1军队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内涵/104
8.2.2军队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建设意义/105
8.3军队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原则与要求/106
8.3.1军队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原则/106
8.3.2军队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建设要求/108
8.4军队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精品课建设途径/110
8.4.1设计全维覆盖的虚拟仿真实验/110
8.4.2开发虚实相融的教学资源/111
8.4.3引入技术先进的教学平台/113
8.4.4做好课程的推广与共享工作/113
8.5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实践——以“光纤通信系统”课程为例/114
8.5.1厘清现状,明确需求,把握课程虚拟仿真切入点/115
8.5.2结合教改,精心设计,构建课程虚拟仿真实验体系/116
8.5.3着眼岗位,融合创新,设计光网络虚拟实验系统/117
参考文献/119
第9章军队院校综合实践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121
9.1综合实践课程范畴/121
9.1.1综合实践精品课程认定情况/122
9.1.2综合实践课程定义/124
9.1.3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要求/124
9.2综合实践精品课程建设原则/126
9.2.1坚持需求牵引、创新发展/127
9.2.2坚持突出重点、质量为本/127
9.2.3坚持体系推进、精准管控/127
9.3综合实践精品课程建设路径/128
9.3.1面向实战,把准建设理念/128
9.3.2明确分工,落实过程管理/129
9.3.3突出综合,完备建设体系/129
9.3.4标定能力,改革评价方式/130
9.4综合实践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以“综合演练”(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为例/130
9.4.1以战领训,优化综合演练科目/132
9.4.2以战领教,锤炼综合演练教员队伍/132
9.4.3以生为本,践行综合演练多样化组训方式/132
9.4.4以战领考,探索综合演练考核改革/133
参考文献/133
第10章军队院校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134
10.1国家精品课程、军队优质课题、军队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综述/134
10.2军队院校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基本要求/135
10.3军队院校精品课程评价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36
10.3.1建设与评价的关系:优先建设不等于优先认定/136
10.3.2重点与一般的关系:重点建设不等于重点认定/137
10.3.3“一流性、示范性”与“特色强”的关系:“特色强”不应凌驾于“一流性、示范性”之上/137
10.4军队院校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总体设计/138
10.4.1军队院校精品课程申报条件/138
10.4.2军队院校线下精品课程评价指标/139
10.4.3军队院校线上精品课程评价标准/141
10.4.4军队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品课程评价标准/144
10.4.5军队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精品课程评价标准/146
10.4.6军队院校综合实践精品课程评价标准/148
参考文献/154
第11章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组织与管理155
11.1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组织与管理问题分析/155
11.2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组织管理思路原则/156
11.2.1建设思路:目标牵引、技术驱动、滚动发展/156
11.2.2实施原则:注重规划、注重实施、注重成效/157
11.2.3建设管理:分级管理、分类建设、分工协作/157
11.2.4方法步骤:先育后评、逐级递升、周期迭代/158
11.3军队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组织实施/158
11.3.1总体要求/158
11.3.2建设重点/159
11.3.3任务分工/160
参考文献/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