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供应链全流程的碳排放责任追溯,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多层级系统下碳排放责任分担框架,开展了国家、行业、产品、城市、企业等不同层面碳排放责任分担研究,提出企业碳账户、家庭碳账户和城市碳账户的构建方法,为多尺度碳责任分担和“双碳”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方法及数据基础。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2001/09-2005/07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学士
2006/09-2010/07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博士
2009/10-2010/03 意大利Parthenope大学∣环境科学系∣访问2010/09-2012/08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
2012/01-2012/06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2/09-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副院长青年长江学者,发改委碳核查专家、国际能值协会中国分会秘书长、国际清洁生产网络亚太区主席,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_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欧盟项目外籍专家、发改委碳核查专家、国际能值协会(ISAER)干事、国际清洁生产进展网络(ACPN)亚太区主席、北京生态修复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阿里云碳中和特别工作组专家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背景与意义 1
1.2 本书目标 5
第2章 碳责任分担逻辑的历史演化与新需求下的框架设计 7
2.1 碳责任分担逻辑的历史演化 7
2.2 碳责任分担新需求下的理论框架构建 20
2.3 本章小结 24
第3章 基于能源经济混合投入产出方法的国家尺度碳责任
分担模型构建 25
3.1 引言 25
3.2 围绕能源供应链系统的一次能源消费责任分担方法学构建 27
3.3 数据来源 34
3.4 研究结果 36
3.5 本章小结 54
第4章 基于经济投入产出的单一行业在行业间的碳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56
4.1 引言 56
4.2 方法学构建 60
4.3 数据来源 65
4.4 结果与讨论 66
4.5 本章小结 73
第5章 考虑激励机制下的单一行业在行业间的碳责任分担调整机制研究 75
5.1 引言 75
5.2 考虑激励机制的碳责任分担方法学构建 76
5.3 数据来源 79
5.4 结果与讨论 82
5.5 本章小结 91
第6章 城市内多行业的碳账户系统构建与企业碳责任的链接 93
6.1 引言 93
6.2 企业碳账户系统框架构建 95
6.3 企业碳账户核算方法构建———以高碑店市为例 96
6.4 基于碳账户系统的企业碳责任分析及分担机制新构想 108
6.5 企业碳账户初运行存在的问题挑战 116
6.6 企业碳账户系统存在的改进空间 117
6.7 本章小结 119
第7章 嵌套于城市碳账户下的可计算城乡家庭碳账户框架构建 121
7.1 引言 121
7.2 文献综述 122
7.3 构建与城市碳账户嵌套的可计算城乡家庭碳账户框架 124
7.4 家庭碳账户与城市碳账户的链接逻辑 129
7.5 家庭碳账户与个人碳普惠的关系 133
7.6 本章小结 135
第8章 城市家庭碳账户数据微观调研及核算结果分析 136
8.1 城乡家庭碳账户的调研方法设计 136
8.2 高碑店市家庭碳账户中用能消费分析 138
8.3 高碑店市家庭碳账户中用水消费分析 142
8.4 高碑店市家庭碳账户中户均碳排放分析 145
8.5 高碑店市家庭碳账户中碳排放总量分析 150
8.6 高碑店市家庭居民消费支出比较 156
第9章 城市家庭碳账户中消费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 158
9.1 高碑店市家庭能-水-食物消费现状分析 158
9.2 高碑店市居民能-水-食物消费意愿分析 167
第10章 基于LEAP和关键部门精细化拆分的城市碳账户构建方法 173
10.1 引言 173
10.2 LEAP模型简介 173
10.3 LEAP-Beijing城市碳账户模型构建 174
10.4 情景设置 183
10.5 数据来源 204
第11章 基于LEAP-Beijing碳账户模型的城市整体碳排放模拟结果分析205
11.1 不同情景下北京市未来碳排放总量分析 205
11.2 不同情景下北京市未来能源消费分析 210
11.3 碳中和情景下北京市分部门碳减排潜力 215
11.4 减排技术难度分析 217
第12章 城市碳账户中关键部门减排措施潜力?实施难点及碳中和路径 219
12.1 电力部门关键减排措施潜力 219
12.2 交通部门关键减排措施潜力 223
12.3 建筑部门关键减排措施潜力 229
第13章 基于城市碳账户的减碳措施的边际减排成本分析 233
13.1 引言 233
13.2 边际减排成本分析方法学 235
13.3 电力部门边际减排成本分析 243
13.4 交通部门边际减排成本分析 244
13.5 建筑部门边际减排成本分析 247
13.6 边际减排成本敏感性分析 250
第14章 结合区域投入产出的城市行业在区域行业间的碳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251
14.1 引言 251
14.2 方法学构建 252
14.3 数据描述 254
14.4 结果与讨论 256
14.5 本章小结 273
第15章 碳账户中数据可信保障技术开发与应用 275
15.1 碳计量的作用与方法 275
15.2 碳数据质量改善的背景与需求 277
15.3 计量数据可信度的建立方法 279
15.4 碳计量数据可信保障技术的应用 281
第16章 结论与展望 283
16.1 主要结论 283
16.2 政策启示 287
16.3 未来展望 289
参考文献 291
附录A 311
附录B 381
附录C 384
附录D 389
附录E 412
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