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稀有金属资源现状与远景评估"之"滇西稀有金属资源现状与远景评估"科学考察综合研究成果的总结。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为牵头单位的综合科考分队,采取"科学考察+综合研究+咨询建议+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多维科考范式,重点考察了滇西稀有金属资源现状、勘查开发和利用现状;查明了滇西稀有金属矿床基本成矿地质特征;划分了滇西稀有金属资源的主要成矿类型;总结了滇西稀有金属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矿规律;建立了滇西稀有金属资源的矿床模型;提出了该地区稀有金属资源找矿方向;圈定了锂、铍、铌钽、锡等稀有金属资源有利的找矿远景区,科学评估了其资源远景。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89/09-1993/06,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应用地球化学系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学士。
1993/09-1996/06,桂林工学院,地质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
1999/03-2001/1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1996/07-1999/03,桂林工学院,讲师。
2001/12-2003/1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博士后。
2003/01-2010/0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5/11-2007/10,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地圈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访问学者;日本学术振兴学会海外特别研究员(JSPSFellow)。
2010/03-2014/1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4/07-至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被推选为美国经济地质学会(SEG)会士(Fellow)、2013年任《矿物学报》编委、2017年任《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编委;2016-2018年任美国经济地质学会国际讲师提名委员会委员、召集人(2018)。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73项目课题。1999年获得广西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学会(JSPS)奖学金。2006年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2部。
目录
第1章 地质背景 1
1.1 主要地质构造单元 2
1.1.1 腾冲地块 2
1.1.2 保山地块 2
1.1.3 思茅地块 4
1.1.4 高黎贡山剪切带 4
1.1.5 崇山剪切带 5
1.1.6 昌宁-孟连缝合带 5
1.1.7 临沧岩浆弧 6
1.2 花岗质岩浆作用 8
1.2.1 贡山-梁河-瑞丽花岗岩带 8
1.2.2 昌宁-孟连花岗岩带 9
1.2.3 云龙-云县-勐海花岗岩带 9
1.3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10
第2章 滇西稀有金属资源现状 13
2.1 怒江成矿带 15
2.1.1 稀有金属资源概况 15
2.1.2 稀有金属资源勘查现状 17
2.1.3 稀有金属资源利用现状 18
2.2 澜沧江成矿带 20
2.2.1 稀有金属资源概况 20
2.2.2 稀土资源概况 20
2.2.3 稀有金属资源勘查和利用现状 20
第3章 稀有金属资源野外地质考察 29
3.1 高黎贡山地区稀有金属资源考察 31
3.1.1 贡山-独龙江地区 31
3.1.2 丙中洛-独龙底地区 33
3.1.3 黑马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35
3.1.4 丹珠地区 37
3.1.5 福贡木加甲-腊土朵地区 39
3.1.6 架科底地区 41
3.2 崇山地区稀有金属资源考察 43
3.2.1 石缸河钨锡铁矿 43
3.2.2 铁厂锡矿 46
3.2.3 漕涧镇含钨锡花岗岩 48
3.2.4 花鱼村花岗岩 50
3.3 腾冲-梁河-盈江地区稀有金属资源考察 51
3.3.1 小龙河锡矿 51
3.3.2 新岐铍稀有金属矿床 55
3.3.3 双营盘铌钽矿 58
3.3.4 来利山锡矿 58
3.3.5 双扶锡矿 58
3.3.6 二邑新寨钼钨多金属矿床 60
3.3.7 宝华山伟晶岩型铌钽铍稀有金属矿床 62
3.4 龙陵-瑞丽地区稀有金属资源考察 63
3.4.1 华枫林-大坡-苏帕河-蚌渺花岗岩体 63
3.4.2 黄连沟铍矿床 64
3.4.3 象达锡钨矿 65
3.5 昌宁-勐海地区稀有金属资源考察 66
3.5.1 三岔河-雪山镇-风庆洛党地区 66
3.5.2 罗扎河-忙怀地区 67
3.5.3 松山锡矿床 67
3.5.4 癞痢头山地区 69
3.5.5 二台坡地区 72
3.5.6 邦漂花岗伟晶岩 73
3.5.7 勐托和韭菜坝锗(煤)矿 74
3.5.8 澜沧上允稀土矿床(点) 76
3.5.9 景洪曼东钨矿点 76
3.6 西盟地区稀有金属资源考察 77
3.6.1 大马撒伟晶岩型铍矿 77
3.6.2 阿莫锡矿 78
第4章 典型稀有金属矿床与科考新发现 81
4.1 典型稀有金属矿床 82
4.1.1 贡山县黑马伟晶岩型Li-Rb-Cs矿床 82
4.1.2 龙陵县黄连沟伟晶岩型Be-Nb-Ta矿 100
4.1.3 昌宁县松山锡矿床 107
4.1.4 昌宁县绿苗塘晚白垩世花岗伟晶岩 119
4.1.5 凤庆县邦漂中新世花岗伟晶岩 124
4.1.6 高黎贡山稀有金属伟晶岩 129
4.2 科考新发现 141
4.2.1 腾冲市黄土坡风化壳铷多金属矿化 141
4.2.2 梁河县小龙河铌钽锂矿化 142
4.2.3 腾冲市土瓜山金云母型铷矿 142
4.2.4 腾冲市象鼻岭锡矿富集铌钽等金属元素 143
4.2.5 昌宁县新沄河石英岩型稀有金属矿化点 143
4.2.6 昌宁县松山处马地基与火山喷气有关的铍锡矿化点 143
4.2.7 贡山县架科底乡金云母Li-Rb-Cs矿化点 144
第5章 滇西稀有金属资源类型 157
5.1 与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资源 158
5.2 与伟晶岩有关的稀有金属资源 163
5.3 风化壳型稀有金属资源 163
5.4 宝玉石资源 163
5.5 与热泉有关的稀有金属资源 164
5.6 煤系稀有金属资源 164
第6章 滇西稀有金属资源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 167
6.1 时间分布规律 168
6.2 空间分布规律 170
6.3 稀有金属成矿规律 171
6.3.1 稀有金属矿床的时域性和地域性 171
6.3.2 稀有金属成矿与花岗岩和伟晶岩的关系 172
6.3.3 富氟和富硼两种体系 180
6.4 稀有金属成矿模型 182
6.5 稀有金属资源找矿方向 185
6.5.1 Li-Rb-Cs 185
6.5.2 Be 186
6.5.3 Nb-Ta 186
6.5.4 Sn 186
6.5.5 宝玉石 187
第7章 滇西稀有金属资源远景评估 189
7.1 找矿远景区划分原则 190
7.2 找矿远景区划分 191
7.2.1 怒江成矿带 191
7.2.2 澜沧江成矿带 192
7.3 稀有金属资源量计算 194
7.3.1 怒江成矿带 194
7.3.2 澜沧江成矿带 203
结语 207
参考文献 211
附录 滇西科学考察队考察日志 229
附图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