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中国北方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石叶遗存进行了综合研究,同时也对现代人起源及石器分析相关理论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书中重点对宁夏水洞沟遗址石叶材料进行了操作链分析,并对比了中国华北、西北、东北,以及周边国家的考古发现,认为综合石器技术和其他象征文化遗存,东北亚地区在晚更新世末期人群数量很可能明显增加,群体规模也快速扩大,进而带来了频繁的交流,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网络。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2006-201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2009年获直博资格)
2010: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访学
1999-2003: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学士2019-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2014-2019: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编审
2012-2014: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考古系,博士后
2003-2006: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旧石器时代考古学1. PENG Fei,SAM Lin, Ilaria Patinia, et al., A chronological model for the Late Paleolithic at Shuidonggou Locality 2, North China. PLOS ONE,15(5): DOI: 10.1371/journal.pone.0232682
2. 张佩琪,张晓凌, Sam Lin, 郭家龙,王惠民,Nicolas Zwyns,彭菲*,高星. 水洞沟第2地点2014-2015年出土石制品初步研究. 人类学学报. 2019,39(1):30-41
3. 王惠民,郭家龙,张艳玲,黄金城,彭菲*,高星. 生态视角下宁夏鸽子山遗址尖状器的形态与功能. 人类学学报, 2019,38(4): 575-583
4. 郭家龙,姚乐音,王惠民,刘德成,年小美,彭菲*,高星. 宁夏青铜峡鸽子山第15地点发掘报告. 人类学学报. 2019,38(2):182-190
5. Peng, F., Guo, J., Lin, S., Wang, H., & Gao, X. (2018). The onset o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秘书,国家文物局考古项目负责人。担任《Quaternary International》、《人类学学报》、《文博学刊》、《Asia Archaeology》等期刊,及《Vertebrate Paleobi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series”——Paleoanthropology and Late Pleistocen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Northern Asia集刊审稿人。
目录
第一章 石叶与现代人起源问题(1)
第一节 现代人起源假说介绍(1)
第二节 现代人起源问题研究新进展(9)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再思考(14)
第四节 现代人行为研究回顾(17)
第五节 东亚地区石叶的出现与现代人及其行为的联系(24)
小结(27)
第二章 石叶与勒瓦娄哇技术(29)
第一节 勒瓦娄哇技术(29)
一、盘状石核与勒瓦娄哇石核(29)
二、勒瓦娄哇剥片方法(30)
第二节 石叶与石叶技术(32)
一、石叶定义(32)
二、石叶技术(33)
三、石叶及石叶技术的研究意义(35)
小结(42)
第三章 石叶技术研究方法与问题(45)
第一节 类型学(45)
第二节 操作链(48)
一、操作链的出现(48)
二、操作链与技术经济学(53)
三、属性分析(57)
小结(68)
第四章 水洞沟遗址石叶遗存(70)
第一节 水洞沟第1地点(SDG1)(70)
一、地层与年代(70)
二、环境与原料(78)
三、毛坯生产技术(85)
四、石叶剥坯模式(97)
五、加工技术(101)
第二节 水洞沟第9地点(103)
一、地层、埋藏与年代(104)
二、原料与技术(107)
小结(114)
第五章 中国北方地区其他石叶遗存(116)
第一节 华北地区(116)
一、油房遗址(116)
二、西施遗址(117)
三、峙峪遗址(118)
四、下川遗址(120)
五、新庙庄遗址(121)
六、塔水河遗址(123)
第二节 西北地区(124)
一、冷湖1号地点(124)
二、新疆骆驼石遗址(125)
三、霍勒扎德盖地点(126)
四、尼阿底遗址(128)
第三节 东北地区(129)
一、呼玛十八站遗址(129)
二、石人沟遗址(130)
三、和龙大洞遗址(131)
小结(133)
第六章 东北亚邻近地区石叶遗存(134)
第一节 俄罗斯阿尔泰地区(134)
一、奥克拉迪尼科夫遗址(134)
二、丹尼索瓦遗址(136)
三、卡拉-博姆遗址(138)
四、乌斯特-卡拉科第1遗址(138)
五、阿瑞1号遗址(140)
六、阿瑞2号遗址(141)
七、阿瑞3号遗址(141)
第二节 蒙古地区(143)
一、杭盖洞遗址(143)
二、赤亨遗址(144)
三、托尔巴-4遗址(145)
四、托尔巴-15遗址(147)
五、托尔巴-16遗址(147)
第三节 朝鲜半岛、日本地区(149)
一、朝鲜半岛(149)
二、日本地区(155)
第四节 中亚地区(156)
一、旧石器时代文化概况(157)
二、旧石器时代石叶遗存(161)
小结(172)
第七章 石叶遗址其他文化遗存(174)
第一节 骨角器(174)
第二节 象征行为(175)
一、什么是象征行为?(176)
二、象征行为是何时开始出现的?(176)
三、象征行为是现代人所独有的文化特征吗?(177)
四、象征行为出现的动因和发展演化模式是什么?(178)
五、考古材料中象征行为的表现方式(179)
第三节 相关遗址(182)
一、峙峪遗址(182)
二、水洞沟第1地点(183)
三、新庙庄遗址(188)
小结(188)
第八章 石叶遗存与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开始(191)
第一节 我国石叶研究简史(191)
第二节 水洞沟石叶技术来源(192)
第三节 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开始(196)
后记(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