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移动商业时代的思维革命,9大思维,22条法则) (和君集团董事长王明夫、新东方教育科技 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作序推荐!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思维重构和改善现有的商业模式转型必修课 ,创业者投身互联网必备的思维利器!)   ![]()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著作,用9大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以专业的视角全方位解读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涉及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组织转型、文化变革等企业经营价值链条的各个方面。 这是一部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必读的“孙子兵法”,帮助我们开启对新商业文明时代的系统思考。
◆◆◆◆◆免费——“互联网思维公开课”◆◆◆◆◆4月15日之前订购本书,3月20日接受登记 ! 可通过以下方式登记参加互联网思维公开课活动!【活动时间】:4月19日(如有修改,提前一周短信通知)【活动地点】:机械工业出版社【主讲人】:《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作者赵大伟【参加方式一】:订购本书的读者,通过微信登记(可扫页面上方二维码或搜索订阅号“机工经管”参与,回复0+姓名电话职务订单号),根据登记顺序前50名读者可直接获得“互联网思维公开课”门票。(登记人满后,公布在页面中)【参加方式二】:订购本书的读者,通过微信登记(可扫页面上方二维码或搜索订阅号“机工经管”参与,回复0+姓名电话职务订单号),并向作者提问关于互联网思维的任何问题,将再从中抽取100名读者,邀请参加互联网思维公开课。【参加方式三】:如不方便到场听课,通过微信登记(可扫页面上方二维码或搜索订阅号“机工经管”参与,回复0+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订单号),将赠送2000张公开课视频课程光盘,通过平邮寄出。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先生倾情作序!和君集团董事长王明夫鼎力推荐!◆大数据、微信、O2O、二维码、平台战略……运营背后思维逻辑!◆未来将不会再有互联网公司,因为所有企业都将成为互联网公司。◆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在移动商业时代的原则、方法和模式!◆9大思维、22条法则,最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力作!◆企业借助互联网思维重构和改善现有的商业模式转型必修课! ◆◆◆◆◆免费——“互联网思维公开课”◆◆◆◆◆4月15日之前订购本书,3月20日接受登记 ! 可通过以下方式登记参加互联网思维公开课活动!【活动时间】:4月19日(如有修改,提前一周短信通知)【活动地点】:机械工业出版社【主讲人】:《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作者赵大伟【参加方式一】:订购本书的读者,通过微信登记(可扫页面上方二维码或搜索订阅号“机工经管”参与,回复0+姓名电话职务订单号),根据登记顺序前50名读者可直接获得“互联网思维公开课”门票。(登记人满后,公布在页面中)【参加方式二】:订购本书的读者,通过微信登记(可扫页面上方二维码或搜索订阅号“机工经管”参与,回复0+姓名电话职务订单号),并向作者提问关于互联网思维的任何问题,将再从中抽取100名读者,邀请参加互联网思维公开课。【参加方式三】:如不方便到场听课,通过微信登记(可扫页面上方二维码或搜索订阅号“机工经管”参与,回复0+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订单号),将赠送2000张公开课视频课程光盘,通过平邮寄出。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先生倾情作序!和君集团董事长王明夫鼎力推荐!◆大数据、微信、O2O、二维码、平台战略……运营背后思维逻辑!◆未来将不会再有互联网公司,因为所有企业都将成为互联网公司。◆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在移动商业时代的原则、方法和模式!◆9大思维、22条法则,最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力作!◆企业借助互联网思维重构和改善现有的商业模式转型必修课!◆创业者投身互联网必备的思维利器!◆全方位解读互联网时代战略规划、商业模式、品牌定位、产品设计、服务体验、组织管理、文化建设等如何重构的思想大餐!
和君咨询赵大伟,和君集团高级咨询师,专注于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与马化腾李彦宏杨致远比尔盖茨等IT人同属。 写作源于2013年10月,主流财经媒体频繁采访或采用赵大伟的互联网思维观点;和君官方微信做的赵大伟专题,迅速被转发十几万人次;刊发赵大伟互联网思维文章的一期《和君视野》杂志被抢要一空;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学府陆续邀请赵大伟去授课;阿里巴巴、复星集团等企业和投资机构纷纷邀请赵大伟去“华山论剑”……
推荐序一 突然冒出个赵大伟
推荐序二 拥抱互联网 自 序 顺势而为 引 言 互联网思维制胜传统企业转型 / 第1节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是未来商业浪潮的主旋律 /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焦虑症” / 互联网思维,是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制胜关键 /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成败,与“基因”无关 / 未来将不会再有互联网企业,因为所有企业都将成为互联网企业 / 互联网成为生活中的“水和电”,互联网思维成为最根本的商业思维 / 第2节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商业回归人性 / 新一代互联网的特征:万物皆可互联 / 互联网的发展,让互动变得更加高效 / 推荐序一 突然冒出个赵大伟 推荐序二 拥抱互联网 自 序 顺势而为 引 言 互联网思维制胜传统企业转型 / 第1节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是未来商业浪潮的主旋律 /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焦虑症” / 互联网思维,是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制胜关键 /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成败,与“基因”无关 / 未来将不会再有互联网企业,因为所有企业都将成为互联网企业 / 互联网成为生活中的“水和电”,互联网思维成为最根本的商业思维 / 第2节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商业回归人性 / 新一代互联网的特征:万物皆可互联 / 互联网的发展,让互动变得更加高效 / 互联网思维,更注重人的价值 / 互联网思维,堪比“文艺复兴” / 第3节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 / 传统企业“触网”,应规避四大误区 / 传统企业“触网”的四重境界 /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三部曲” / 互联网思维,重塑传统企业“价值链” / 互联网思维,开启新商业文明时代 / 第一章 用户思维 / 第1节 从品牌运营到企业经营,一切以用户为中心 / 用户思维,在价值链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 / 互联网消除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主权时代真正到来 / SoLoMoPe消费族群 / 用户思维的三个法则 / 第2节 法则1——得“屌丝”者得天下 / “屌丝”是一种长尾经济 / “屌丝”不单指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心态 / 互联网让“小众”变成“长尾” / 第3节 法则2——兜售参与感 / C2B模式: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创新中 / 粉丝经济:让用户参与到品牌建设中 / 真正的参与感是塑造友爱的互动 / 第4节 法则3——用户体验至上 / 用户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 / 用户体验是最强的ROI和最重要的KPI / 用户体验设计 / 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用户感受到了什么 / 第二章 简约思维 / 第1节 大道至简,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战略 / 第2节 法则4——专注,少即是多 / 业务规划:专注才有力量 / 品牌定位:用户喜欢你只需要一个理由 / 第3节 法则5——简约即是美 / 产品设计:做减法 / 第三章 极致思维 / 第1节 从“渠道为王”到“产品为王” / 极致就是匠人精神 / 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 好产品会说话 / 第2节 法则6——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 “需求要抓得准” / “自己要逼得狠” / “管理要盯得紧” / 要敢于“毁三观” / 第3节 法则7——服务即营销 / 超越期待 / 同理心 / 人人都是服务员 / 第四章 迭代思维 / 第1节 从敏捷开发到精益创业 / 敏捷开发 / 精益创业 / 传统企业需要的更是一种迭代意识 / 第2节 法则8——小处着眼,微创新 / 进入“微”时代 / 微创新成为主流的背后逻辑 / 如何实践“微创新” / 第3节 法则9——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快是一种力量 / 怎样做到快速迭代 / 第五章 流量思维 / 第1节 流量的本质 / 流量的本质是用户关注度 / 流量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分量 / 第2节 法则10——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 / 互联网产品为什么能免费? / 免费是为了获取流量 / 免费的玩法 / 免费策略的两个原则 / 第3节 法则11——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 / “临界点效应” / 量变产生质变 / ⅩⅢⅩⅡ 第六章 社会化思维 / 第1节 社会化商业时代已然到来 / 在社会化商业时代,用户以网的形式存在 / 第2节 法则12——社会化媒体,重塑企业和用户沟通关系 / 基于平等的双向沟通 / 基于关系的链式传播 / 基于信任的口碑营销 / 基于社群的品牌共建 / 第3节 法则13——社会化网络,重塑组织管理和商业运作模式 / 群策群力,研发众包 / 链接客户,优化服务 / 聚沙成塔,众筹融资 / 广罗人才,精准匹配 / 第七章 大数据思维 / 第1节 法则14——数据资产成为核心竞争力 / 一切皆可数据化 / “声嘶力竭”的大数据 / “不动声色”的小数据 / 数据资产成为核心竞争力 / 第2节 法则15——大数据的价值不在大,而在于挖掘能力 / 大数据思维的核心是理解数据的价值,通过数据处理创造商业价值 / 小企业也要有大数据 / 第3节 法则16——大数据驱动运营管理 / 未来有价值的公司,一定是数据驱动的公司 / 精准化营销:你的用户不是一类人,而是每个人 / 精细化运营:大数据带来管理变革 / 大数据服务:从个性化到人性化 / 第八章 平台思维 / 第1节 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 / 第2节 法则17——构建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 / 最高阶的平台之争,一定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 如何构建平台生态圈 / 第3节 法则18——善用现有平台 / 平台与否,顺势而为 / 传统企业“触网”,慎做平台 / 第4节 法则19——把企业打造成员工的平台 / 互联网冲击下的组织,将何去何从? / 组织设计:从“金字塔”走向“扁平化” / 管理方式: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 / 决策体系:让一线成为引擎 / ⅩⅩⅩⅣ利益机制:肯定人的价值 / 企业文化:创新驱动的人本主义 / 第九章 跨界思维 / 第1节 跨界成为必然趋势 / 跨界“野蛮人”,重塑产业格局 / 跨界者三个来源 / 第2节 法则20——寻找低效点,打破利益分配格局 / 互联网的跨界颠覆,本质是高效率整合低效率 / 从低效点出发,寻找跨界的入口 / 打破现有利益分配格局,把握跨界制胜的命门 / 第3节 法则21——挟“用户”以令诸侯 / 用户数据是跨界制胜的重要资产 / 用户体验是跨界制胜的关键 / 第4节 法则22——敢于自我颠覆,主动跨界 / 领先者的窘境 / 自我颠覆,从企业家开始 / 内部培育颠覆性业务 / 自我变革是企业持续领先的根本动因 / 结束语 / 推荐阅读书目 / 拥抱互联网 俞敏洪2014年1月13日 突然冒出个赵大伟 王明夫2014年1月15日于温哥华DeepCove 引言 拥抱大互联时代 第1节:重新认识互联网 新一代互联网的特征:万物皆可互联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即将消失,因为互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IDG投资公司副总裁武连峰在2013年安卓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如此讲到。 也就是说,未来的互联网,不会再区分桌面互联还是移动互联,而是是一种“泛在网络”的概念,是可以跨越PC、平板、手机、汽车、手表各个终端的。 传统互联网的定义多指桌面互联(Internet 1.0),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兴起,移动互联(Internet 2.0)又变得炙手可热。 新一代互联网,一定是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的,我们把这种互联网形态称之为“大互联”(Internet 3.0),就是一种“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永远在线、随时互动”的存在形式。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2013年11月的内部峰会上强调:“腾讯未来将不会再区分各类终端,要在各产品线上做到终端打通”。从腾讯为时一年的产品线调整来看,原有的无线事业群被拆分,只保留具有平台属性的安全、浏览器、地图和应用商店四大产品线。其余产品都划归至相应PC端所在部门,比如手机QQ被划分至QQ所在的社交事业群。这说明未来在腾讯各个产品线上,都不再区分终端,要做到各终端打通,也就意味着产品布局不再强调终端,而是跨越各类终端提供统一的产品形态。这就是“大互联”的表现。 所以,请各位看官不必在纠结于和桌面互联还是移动互联,在大互联时代,互联网天然具有移动属性。 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生活更智能 讲述互联网历史的书籍不少,推荐两本:一本叫《浪潮之巅》,一本叫《沸腾十五年》。这里就不赘述历史了。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本质是让互动变得更加高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人机交互。 1)Web 1.0,门户时代。典型特点是信息展示,基本上是一个单向的互动。从1997年中国互联网正式进入商业时代,到2002年这段时间,代表产品有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 2)Web 2.0,搜索/社交时代。典型特点是UGC(用户生产内容),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双向的互动。方兴东创造了博客中国,开启了用户生成内容的时代,典型产品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 3)Web 3.0,大互联时代。典型特点是多对多交互,不仅包括人与人,还包括人机交互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由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开端,在真正的物联网时代将盛行。现在仅仅是大互联时代的初期,真正的3.0时代一定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生活时代,实现了“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思维指引下的新商业文明时代。 互联网成为一种思维范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作为工具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形态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当这种冲击不断加深和变革不断加剧的时候,互联网就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思维范式,也就是当前各路大侠热衷探讨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这些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这些思维得以集中性爆发。 中国互联网元老、宽带资本田溯宁说:未来的企业要互联网化,每家企业都要有互联网的思维,在未来不用互联网方式来思考问题,就没办法在社会展开竞争。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商业回归人性 互联网思维的怎么产生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互联网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在商业层面的逻辑。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所以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平等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在一个网状社会,一个“个人”跟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跟厚度决定的。你的连接越广、连接越厚,你的价值越大,这也是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你的信息含量决定你的价值。所以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手段,你不开放,你就没有办法去获得更多的连接。 所以,互联网商业模式必然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互联网思维也必然体现着平等、开放的特征。平等、开放意味着民主,意味着人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经济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经济。 农业文明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土地跟农民,工业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资本、机器(机器是固化的资本)、流水线上被异化了的人。工业时代早期考虑最多的是异化的人,因为人也被当作机器在处理。人只是流水线当中的螺丝钉。 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最核心的资源,一个是数据,一个是知识工作者,就是德鲁克在上个世纪末讲的KnowledgeWorker。企业的管理也会从传统的多层次走向更加扁平、更加网络、更加生态的方式。让KnowledgeWorker真正能够创造价值,变成任何一个组织和整个社会最重要、最需要突破的地方。 互联网思维,堪比“文艺复兴” 人类社会每次经历的大飞跃,最关键的并不是物质催化,甚至不是技术催化,而本质是思维工具的迭代。一种技术从工具属性到社会生活,再到群体价值观的变化,往往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珍妮纺纱机从一项新技术到改变纺织行业,再到后来被定义为工业革命的肇始,影响东、西方经济格局,其跨度至少需要几十年,互联网也同样如此。 14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文艺复兴思潮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之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提倡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这场互联网革命和其背后的互联网思维,由“产品经理”这类人的思辨引发。最典型的产品经理,就是Apple的创始人乔布斯。他并非拥有真正伟大的物质发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都不是他原创,他的伟大是在于定义了“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并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了极致。如今,这个思维已经不再局限于互联网,与当初人类史上的“文艺复兴”一样,这种思维在逐渐扩散,开始对整个大时代带来深远的影响。不止产品经理或程序员,所有传统商业都会被这场互联网思维浪潮所影响、重塑乃至颠覆,这笔宝贵的思想财富将会造福人类熟知的各个行业。 当今时代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后工业化时代”,意味着工业时代,正在过渡为互联网时代。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式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这三个“大”可以称为工业化时代企业经营的“三位一体”。工业化时代稀缺的是资源和产品,资源和生产能力被当作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互联网时代,这三个基础被解构了。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是一种民主化的思维。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通过买通媒体单向广播、制造热门商品诱导消费行为的模式不成立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发生了转变,消费者主权时代真正到来。 任何一个大型技术革命,早期大家总是高估它的影响,会有一轮一轮的泡沫;但是中期大家往往会低估它的影响,觉得这些不过是概念而已。当你觉得它是概念的时候,它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开始茁壮成长。现在,算什么时期呢?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