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新校本)》是钱穆先生著作系列之一。先生自言:余之一生,老而无成。常念自幼在家,经父母之培养;出门在外,得师友之扶翼;迄今已八十八年。余之为余,则胥父母、师友之赐。孟子曰:“知人论世”,余之为人不足知,然此八十八年来,正值吾国家民族多难多乱之世。家庭变,学校变,社会一切无不相与变。学术思想,人物风气,无不变。……读者庶亦由此一角度,有以窥此八十八年来国家、社会、家庭、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一切之变,而岂余之一身一家琐屑之所萃而已乎!善论世者,其终将有获于《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新校本)》。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新校本)》是钱穆先生值80岁与88岁高龄时写作的,他将自己的家族与一生见闻娓娓道来。读罢此书,既在平凡的叙述中见到先生的学术传承脉络及思想的变化,并且对当时的一些文人,如熊十力、孟心史、吴晗、傅斯年、冯友兰、梁漱溟等等有一个特别的了解。如先生自己说的,这本书不光是写他自己一身一家的琐事,更加能启发那些对近当代人文思想感兴趣的“善论世者”。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八十忆双亲一  前言二  七房桥三  五世同堂四  先祖父鞠如公五  先父之幼年苦学及科名六  怀海义庄七  先父对余之幼年敎诲八  先父之病及卒九  先母来归一○  先母寡居一一  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一二  先母之卒师友杂忆序一  果育学校二  常州府中学堂三  三兼小学四  私立鸿模学校与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五  后宅初级小学六  厦门集美学校七  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八  苏州省立中学九  北平燕京大学一○  北京大学一一  西南联大一二  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一三  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一四  昆明五华书院及无锡江南大学一五  新亚书院(一)一六  新亚书院(二)一七  新亚书院(三)一八  新亚书院(四)一九  新亚书院(五)二〇  在台定居附录一  怀念我的母亲二  怀念我的父亲三  胡公秀松墓碑记四  纪念张晓峰吾友五  故友刘百闵兄悼辞六  回忆黄季陆先生七  悼念苏明璇兄八  怀念老友林语堂先生九  悼亡友张莼沤先生一〇  王贯之哀辞一一  我和新亚书院一二  九十三岁答某杂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