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曾庆红同志从1985年5月至2007年11月担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领导工作期间,特别是担任党的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和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关于党的建设工作的讲话、报告、文章、序言、贺信、贺词等共107篇,约62万字,分为上下两册。大部分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
本书记录了曾庆红同志从地方到中央从事党的建设工作的思想轨迹,反映了曾庆红同志坚决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关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培训和干部监督工作等方面的思考和创新。全书贯穿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贯穿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重要观点,贯穿了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辅相成的重要观点,贯穿了党的建设既要加强又要改进、既要继承又要创新的重要观点,贯穿了在党的领导下让红色江山既永不变色又充满活力的重要观点。
为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而奋斗
(一九八五年五月八日)
学习与纪念
(一九八五年八月十六日)
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能变
(一九九三年十月)
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
(一九九四年六月七日)
把中直机关党的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八日)
做好办公厅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在全面把握党的十五大精神上下功夫
(一九九七年十月十日)
服务大局,抓住关键 为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而奋斗
(一九八五年五月八日)
学习与纪念
(一九八五年八月十六日)
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能变
(一九九三年十月)
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
(一九九四年六月七日)
把中直机关党的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八日)
做好办公厅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在全面把握党的十五大精神上下功夫
(一九九七年十月十日)
服务大局,抓住关键
(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三日)
抓好“三讲”集中教育,促进机关党的建设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积极探索机关党建工作规律
(一九九九年二月五日)
从学习人手,从调研人手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青年专家要认清基本国情牢记历史责任
(一九九九年五月七日)
让孑L繁森精神永存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四日)
中青年干部的努力方向
(一九九九年七月十日)
重视对党员科技专家的培养教育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扎扎实实搞好县(市)“三讲”教育
(二○○○年一月八日)
全面提高组工干部队伍素质
(二○○○年一月八日)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
(二○○○年一月三十一日)
抓紧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
(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从严治党中去
(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二○○○年七月十四日)
在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年九月十六日)
深化党建理论研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关键在于抓好落实
(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在新的实践中巩固扩大干部培训成果
(二○○○年十二月一日)
把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抓紧抓实抓好
(二○○○年十二月五日)
建设一支高素质外交官队伍
(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坚持从严治部,履行好组织部门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责任
(二○○一年一月六日)
让干部受教育,使农民得实惠
(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二月一日)
以改革精神做好换届人事安排工作
(二○○一年四月十五日)
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
(二○○一年四月十七日)
为实现“十五”计划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一年五月十四日)
充分发挥党史工作资政育人的作用
(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
为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而奋斗(一九八五年五月八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用人问题上把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作为标准的观念已经逐步淡化。但是,其影响依然存在,加上封建宗法、小生产的传统观念,妨碍我们准确把握党在新时期的用人标准,成为我们起用一代新人的主要障碍,在实际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加以扫除。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最大的政治。为人民造福、为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积极贡献是用人的主要政治标准。干部在现代化建设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应当成为我们起用新人的主要依据。离开工作实绩来评价一个干部的德才,就会变成没有实际内容的空洞概念。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还需要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传统的考核方法,由于考核人员本身素质的影响,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且手工业的工作方式也难以承担大面积考核干部的需要,应该加以改进。根据干部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坚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动态考核和静态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要充分走群众路线。近年来,已在这方面作了不少改进。目前采用的综合测评法、情景模拟测试法、面试法和岗位责任考核法,虽然还各有长短利弊,但改革方向是对头的。今后,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进一步创造新的方法。需要确立这样的观念,即根据新的选拔人才标准,首先是看你能干什么,其次才是看你不能干什么。在选拔后备干部并进行实绩考核时,除了考核现有水平和能力之外,还要注重分析其潜力和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