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辩》中,苏格拉底为了反驳“败坏青年”的指控,他连续提到三位智术师的名字,并与他们划清界限。他们分别是高尔吉亚(Gorgias)、普罗狄科(Prodicus)和希琵阿斯。苏格拉底说他们收费授课,而自己从不收费,跟他们相比根本算不上败坏青年(19e-20a)。在《斐德若》中,苏格拉底与斐德若在谈论修辞术的技艺时谈到了普罗狄科,然后又说希琵阿斯跟普罗狄科是同道中人(367b)。在《普罗塔戈拉》中,苏格拉底告诉无名同伴和我们,希琵阿斯擅长天文学,甚至对抒情诗也颇有研究(315c,347b)。这些描述与希琵阿斯博学多识的形象基本一致。那么,博学多识的希琵阿斯是一位能够教授德性的好教师吗?两篇《希琵阿斯》对话(以下分别简称《希前》和《希后》)追问的正是这一问题。
《希前》开始于苏格拉底的主动攀谈。一开始,他和希琵阿斯探讨了智术及其最主要的阻力——礼法。希琵阿斯谈到他在斯巴达的一次演讲经历:他在教育斯巴达的青年们什么是美行(kalaepitēdeumata),以及如何凭借这些行为获得荣誉。他对苏格拉底说三天后,他会在雅典再次讲演这个题目,并邀请苏格拉底一同前往。苏格拉底欣然答应希琵阿斯的邀请,但他说这个话题使他“回忆”起有人指责他在什么是美的问题上一窍不通,他希望希琵阿斯能帮他解答这个小小的疑惑。于是,他俩便开启了定义美的六次尝试。而《希后》恰好开始于那场演讲之后,希琵阿斯在雅典的东道主欧狄库斯(Eudicus)要求苏格拉底点评一下希琵阿斯刚才的演讲,苏格拉底显得被迫开口请教希琵阿斯:阿基琉斯和奥德修斯,谁更优秀?之后,希琵阿斯代表阿基琉斯,苏格拉底代表奥德修斯,开始了“谁是最优秀的阿开奥斯人”的辩论。
《苏格拉底与希琵阿斯》收录的10篇文章,涵盖了近百年来西方学界对柏拉图笔下的希琵阿斯的研究。文章从真伪考辨、美学和政治哲学等不同角度解读了《希前》《希后》和《普罗塔戈拉》三篇对话。吸收、总结西方学界的既有成就,有助于我们看清柏拉图笔下希琵阿斯的面相。在此基础上,对柏拉图关于美的思考才可能真正起步。
希琵阿斯以博学多识的形象出现,而博学多识的希琵阿斯是否是能够教授德性的好教师?柏拉图的两篇《希琵阿斯》对话追问的正是这一问题。
《苏格拉底与希琵阿斯》收录的10篇文章,涵盖了近百年来西方学界对柏拉图笔下的希琵阿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看清柏拉图笔下希琵阿斯的面相。
编者前言
王江涛撰
希琵阿斯(Hippias)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60—前380年,这段时间也是古希腊智术师最活跃的时期。希琵阿斯出生在厄里斯(Elis),这座城邦位于伯罗奔半鸟的西北部,在奥林匹亚山的北面。据说,亚历山大里亚的克雷芒(Clement of Alexandria)曾引用过一段希琵阿斯的辑语:
其中的某些部分或许俄耳甫斯(Orpheus)说过,穆塞尔乌斯(Musaeus)也说过一点,赫西俄德说过一点,荷马也说过一点,别的诗人说过一点,另一些则见诸希腊人或外邦人的散文作品。可是,我把所有最重要的和紧密相关的段落集中在一起,这样一来,就使得这篇作品既新颖又丰富多彩了。
若这段话真出自希琵阿斯之口,我们似乎可以推断,希琵阿斯是一位“杂之义广,无所不包”的“杂家”。这倒颇为符合柏拉图笔下希琵阿斯的形象:博闻强识却缺乏真知灼见,简直是自称无知的苏格拉底的反面。希琵阿斯的博学多识或许来自他惊人的记忆术,据说他可以一口气记住50个名词。凭借这项绝活,他通晓的技艺多得令人咂舌:首先,希琵阿斯擅长天文、算术、几何等静观知识;其次,身为厄里斯的使者,希琵阿斯周游希腊诸城邦,至少懂得处理城邦事务的实践知识;最后,希琵阿斯精通多门制作知识,不仅会制作戒指、印章、刮刀等家什,还能创作叙事诗、悲剧、酒神祭以及各种散文。也正因为此,不少古代或现代的学者把一些佚名著作和一些重要发现归于希琵阿斯名下。
王江涛,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华东政法大学讲师,论著多种,并主持了“柏拉图汉译注疏集”《希琵阿斯》前、后篇的翻译。
编者前言1
柏拉图的《希琵阿斯前篇》(赫耳贝)1
《希琵阿斯前篇》导论(斯威特)16
柏拉图的《希琵阿斯后篇》(赫耳贝)32
《希琵阿斯后篇》导论(利克)47
论《希琵阿斯前篇》的真伪(格鲁布)55
柏拉图《希琵阿斯前篇》中苏格拉底的自我交谈(奥尔森)79
哲人与智术师:柏拉图《希琵阿斯后篇》义疏(波廷杰)111
苏格拉底为诡计多端的奥德修斯一辩——柏拉图《希琵阿斯后篇》中的说谎与犯错(朗佩特)135
《希琵阿斯后篇》中作为能人的好人(维斯)167
柏拉图《希琵阿斯后篇》中的“性格”与“诡计多端”(马尔赫恩)197
厄里斯人希琵阿斯与自然-习俗思想(约翰)205
厄里斯的希琵阿斯及其对正义的追求(奥格雷迪)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