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我国优秀古代文化典籍,培养中华文化传人,使文明薪火代代相传,发挥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是国家图书馆神圣而重要的使命。2001年至新世纪之初,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历史上最年轻的领导集体刚刚组建,他们在思考,伴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作为现代文明的源头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吸引了更多的人从中寻找现代文明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国古代文明重要载体的中国典籍应更多地从文人墨客的书斋、专家学者们的象牙之塔中拓展开来,回到广袤无垠而生生不息的人间沃土,回到生机勃勃而问题四伏的有情天地,成为不断生长的活的文化。作为这样一个时代的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的管理者,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保护典籍的安全传承,还有义务让这些典籍走近社会大众,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北京图书馆举办的一流学者的公益性学术讲座,曾经启迪众多年轻学子,走上学术研究道路。于是我们想到让讲座成为中国古代典籍与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
本书由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主编,是讲座“中国典籍与文化”讲稿的结集,具有很强的参考作用。
怎样读《红楼梦》
论乾隆
汉字文化圈漫谈
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
北京地区的基督教史迹
南传佛教与傣文贝叶经
《文献》与文献研究
长江三峡地区古人类考古与长江的形成
风雪定陵
日本正仓院与中国出土文物
正仓院是日本奈良时代、也就是与中国唐代同一时期的国家寺院:东大寺的一个仓库。这个仓库里收藏了相当于盛唐时期,也就是公元8世纪日本皇室:天皇使用的东西,从日常生活用品,直至国家政治、祭祀、宗教等各方面的器物,都完整地保存在里面。正仓院在1999年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正仓院是日本圣武天皇建造的。圣武天皇是日本第45代天皇,他主政的年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他使用“神龟”、“天平”和“天平感宝”三个年号,尤其是“天平”年号,用了20年,此后的三代天皇,都以“天平”来命名年号,如“天平胜宝”、“天平宝字”和“天平神护”。因此,“天平”成为奈良时代的象征。这个时代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全面学习唐朝,全面移植唐朝文化,一切都以唐为荣。圣武天皇是一个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的天皇。他在位的时候,把佛教推尊为国家宗教,并建造了一座国家佛教总寺院:东大寺。
东大寺的规模非常大,里面有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大铜佛。东大寺应该说是一个唐式建筑,可我们现在看到的,已经不太像了,有些部分已经变了。如正殿大门的屋顶是像武士盔甲一样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