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一起构成了中国近代经济史这一基础学科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它不仅是综合史和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也为其他专门史、专业史、行业史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它不仅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教材,更为当前正在进行的产业改革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人民文库丛书: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套装共3册)》全面考察和探讨1895-1927年,这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特点。全书分导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导言是全书的总纲。本书采用个案分析与综合考察相结合,微观、中观、宏观结合,纵横结合,史论相结合,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结合、质的论述和量的分析相结合的“六结合”研究方法,客观、全面叙述历史,本书资料丰富、内容全面、翔实,文笔流畅、细腻,有较强的可读性。
《人民文库丛书: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套装共3册)》贯穿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心线索,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这条中心线索本身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可以推动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问题的深入研究。所谓内在的逻辑联系,指的是中国资本主义的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对它的发展和不发展有着合乎逻辑的历史规定性。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地位的形成,这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环境;中国近代半封建社会的持续,这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各种历史现象的分析,都可以而且应该联系到这条中心线
简要说明 衷心感谢
导言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
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环境
(一)特权享受——资本、帝国主义在华活动的关键性特征
(二)给与拿、促进与压迫——资本、帝国主义在华作用的全方位评价
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突破封建生产关系动力的不足
(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互动的乏力
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实质的全面评估
(一)不能充分发展的现实
(二)要求独立发展的精神
第一篇 帝国主义在中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和对中国经济领域的渗透
第二篇 中国传统封建经济主体地位的延续和推移
上 农业中封建经济的基本维持和部分变化
下 国家传统经济政策的承袭和更张
第三篇 中国资本主义在各产业部门中的发展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