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了牧民定居后生活能源消费的变迁,重点研究了定居行为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主要涉及:一归纳总结了牧民定居的基本情况以及能源贫困的形成原因和缓解措施;二是剖析牧民定居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三以那曲地区为例,分析牧区定居的机制和特征;四以那曲地区四个村庄的调研问卷为基本资料,研究牧民在特定的定居模式下,定居行为对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影响;五优化那曲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升级的目标和实现战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价值
第三节 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7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牧民定居研究
第二节 能源贫困研究
第三节 继续研究空间
第三章 定居对牧民生活能源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32
第一节 生活能源消费函数模型
第二节 定居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44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那曲地区牧民定居的机制及其特征
第一节 那曲牧民定居的演进过程
第二节 那曲牧民定居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那曲牧民定居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那曲地区牧民定居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
第一节 调研村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第二节 牧民生活能源消费变迁的评价指标
第三节 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变化的评价分析
第四节 四个村庄中牧民定居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及差异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那曲地区牧民定居后生活能源消费面临的问题和约束
第一节 定居后那曲牧民生活能源消费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定居后那曲牧民生活能源消费面临的约束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那曲地区牧民定居后生活能源消费的优化升级
第一节 国内外农牧区生活能源消费升级经验
第二节 那曲牧民生活能源消费升级的目标选择
第三节 那曲牧民生活能源消费升级的实现战略
第四节 那曲牧民生活能源消费升级的保障机制
第五节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西藏半农半牧区农牧民生活电力消费及保障调查研究
附录二 西藏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及保障调研报告
后 记
前 言
2006年,西藏自治区开始实施安居工程,大力提高游牧民定居点建设和城镇化水平。到2013年年底,西藏安居工程已实施完成46.03万户,约占整个自治区农牧民户数的90%。
游牧民定居、安居工程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生活用能需求的改变。而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生态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
对于西藏那曲这样一个地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广大农牧民生活能源仍以牛羊粪为主,整体上处于能源贫困状态。因此,研究这类地区牧民定居前后生活能源消费的新变化、新需求、新问题,并采取必要措施以保障能源需求的满足,将有益于那曲地区民生改善和生态安全。
本书将“定居”理解为一种居住行为,而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节点,重点研究定居行为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以及伴生出来的生活能源消费问题和应对措施。为完成这些研究,本书从五个方面进行了专门研究。
**,立足于西藏那曲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和电力消费水平低的基本区情,从定居和能源贫困两个方面来进行文献综述,归纳总结了牧民定居的动力、过程、模式以及影响;总结归纳了能源贫困的度量标准、形成原因和缓解措施。
第二,从理论上剖析牧民定居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为那曲地区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牧民定居对生活能源消费影响机制的研究分析涉及作用手段、传递路径、演进阶段等主要议题。
第三,以那曲地区为案例,分析牧区定居的机制和特征。牧区与农区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居住分散程度,因此出现定居机制上的不同特征,尤其是定居过程、定居动力和定居模式。
第四,以那曲地区4个村庄的调研问卷为基本材料,研究那曲地区牧民在特定的定居模式下,定居行为对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生活能源消费的数量变化、结构变化,以及4个村庄的差异。
第五,从规范研究角度,优化那曲牧民未来生活能源消费升级的目标和实现战略。生活能源消费优化目标的选择既要符合历史趋势,又要立足那曲区情。因此本部分分析涉及生活能源消费升级的国内外经验启示、那曲牧民生活能源消费升级面临的各类问题约束、升级的目标选择、实现战略和保障机制等议题。
通过对上述五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六个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发现,单独分析牧民定居、单独分析牧民生活能源消费的文献较多,而专门分析定居对生活能源消费影响的文献却较少,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第二,通过分析定居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表明定居借助于空间位移和住房更新两个手段,通过定居所带来的就业与收入增长、能源基础设施接近和能源偏好提升三种传递路径,实现对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在此影响下,农牧民人均生活能源消费呈现U形变化。
第三,西藏那曲地区牧民的定居呈现自己的特点。定居过程主要体现为城镇化和村落化两种模式,城镇化定居模式的主要动力是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而村落化模式的主要动力则是草场资源退化、草场资源确权的不断深化、安居工程的实施。整体来讲,那曲定居水平仍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增长速度缓慢、东中西各县差异显著、定居动力的外部依赖性大。
第四,通过建立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那曲地区4个村庄的田野调查和问卷访谈数据,研究发现:生活能源消费变化评价指标应当包括生活能源消费数量和结构变化两个方面,生活能源消费须从能源能量、能源支出、能源时间三个维度来度量。4个村庄定居方式的差异,再加上虫草资源禀赋的不同,使得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