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罗泌的《路史》,是一部保存有极为丰富的辑佚资料的神话学著作。本书首次全面且系统地考察了罗泌的家世和《路史》的文献学及神话学价值。考察时,本书以对《路史》文献构成所做的全面细致的梳理为依据,既揭示《路史》文献来源的丰富性及其在辑佚方面的独特价值,又凸显罗泌搜集神话传说资料来构拟上古帝王谱系时,陷于“驳杂而无伦”的困境
本书致力于系统地整理研究宋代学人研究《春秋》的情况,尤其是其与理学的关系,揭示其历史的和逻辑的发展进程。创新之处一是在思路与方法上,强调思想史与学术史的结合,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探寻宋代《春秋》学发展合历史、合逻辑的发展过程;二是在内容上,以理学的兴起、发生、发展、顶峰为参照,考查《春秋》学在其中由主动到被动再到“独立成
本选题以时间为明线,以老百姓的衣着风貌、日常饮食、住房状况、交通出行、科教文卫、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产业事业等切身的生活、工作的细节为暗线,以点带面,以小见大,适当凸显重点人物、重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从平民视角出发,通过精美的新老照片,以及言简意赅且精准到位的释文,展现四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省小康社会
本书上起盘古开天下至辛亥革命,以简明完整的历史框架、详略得当的史实陈述,再现了中华五千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历程。
《马尔康市革命老区发展史》贯彻“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老区革命史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的指示,记录了马尔康人民的奋斗史,重点以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尔康革命老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展变化为亮点,全面反应马尔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光辉历史和取得的伟大业绩。全书共分“马尔康县概况”“革命历程”“建设
该书为一部古籍整理作品。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赵时春在平凉故里开始编纂《平凉府志》。他以《史记》为范本,遍访乡野,寻觅古迹,查阅史料,厂采博录,历时5年,完成29万字的《平凉府志》。是平凉有史以来首部府志,为明代关中名志之一。是书以平凉为西北要地,旧未有志,因创修之。分十七门:建革、山
沈阳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近代以来,沈阳工商业得到快速发展,为今天沈阳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条件。本书共包括十卷,涉及民国时期沈阳市商会、奉天市政公所、沈阳市政府以及有关企业全宗等历史档案。沈阳市档案馆对馆藏档案进行了全面排查,民国奉天市政公所全宗档案共计7187卷,形成时间为1902年至1931年,是反映民国时期沈阳城
由金志明主编的“上海老城厢”丛书之一。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上海老城厢的日常生活和市井风情。上海老城厢即为老城墙以内,及周边毗邻黄浦江、比较繁荣的地方。对上海而言,老城厢是上海江南文化的滋生地,海派文化的孕育地,城市精神的发祥地,也是上海的城市之根、发展之源、文化之脉;对上海人而言,老城厢是上海人的”乡愁”。作为历
本书共十六章,内容包括:概况、兴安深处的红色岁月、鄂伦春民族现代化的抉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民主法治建设、国防教育与双拥建设、远景规划、英烈人物、鄂伦春自治旗大事记等。
本书记录和反映扎兰屯市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谱写新时代篇章的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