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探索城市积极交通规划与管理的新路径、新理念,构建健康、活力、宜居的城市环境。本书先介绍城市积极交通出行的全球发展趋势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城市积极交通出行行为理论和影响机制,还分析了儿童积极通学行为影响机制,重点关注了积极交通出行与健康城市、幸福城市的关系,并总结城市积极交通出行公共政策干预的国
该书以济南市“四大泉群”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交待“泉”在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中的概念与应用,以构建该书的理论研究背景。该书的重点是以泉水出露特性及其视觉表现(景观特征)为核心,结合对各泉及相关园林与景观建置现状的局部统计与分析,总结其物质特性;文化特性方面,对泉名、泉诗进行分类与统计,得出其与泉水
本书较系统地结合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采用组合碟簧的新型复位钢支撑和支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考虑摩擦效应的叠合组合碟簧的受力机理进行了探索,给出了初始低锥角组合碟簧考虑摩擦的承载力预测公式和试验验证。对三种构造的新型组合碟簧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滞回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这些构造包括中部内置防屈曲钢板支撑
GB/T28900-2022《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于2022年10月12日实施,内容包括了钢筋混凝土用钢材的常规试验项目。标准涵盖试验方法较多,且部分内容为引用所涉及的试验方法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试验人员会提出许多关于标准条款和操作的问题。本书的编写,将辅助贯彻实施新版标准,以使试验人员能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应用标准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已建立40年,该制度在推动名城遗产保护、提升名城空间品质、改善名城生活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当前科技创新发展,各类数字技术为名城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与手段。如何借助创新数字的技术提高名城保护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成为名城保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书聚焦数字技术在名城保护中的理论创新
本书是大学本科“工程结构有限元分析”课程的配套教材,该教材理论部分与经典力学课程相衔接,实践部分直接相关学生的专业课和毕业设计,是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一门教材,介于现有相关教材理论知识较多,与真实工程案例衔接较少,因此,出版具有针对智能建造中的有限元应用的教材,具有迫切的实际意义。该本教材的出版对“工程结构有限元分析”课
本书是手绘表现类专业图书,从绘画基础入手,包括线条的绘制、透视技法、着色技巧、笔触训练等,循序渐进地讲述了手绘表现需要掌握的技能,能够很好地指导初学者进行设计手绘学习,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创意设计表现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本书体例结构完整,内容翔实,从室内设计手绘概述、手绘线稿表现语言基础、透视、家具线稿表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21世纪我国建造绿色、宜居、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战略抉择。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例,截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内地已有57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0566.55公里,其中地铁线路8112.23公里,占比76.77%。然而,我国约75%的城市位于地震活动区,多数现役或规划的地铁地下结构都面临严峻的地震威胁
本书为2023年度四川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发展报告。四川省自全面开启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以来,立足资源禀赋,完善法规制度,构建标准体系,突出科技创新,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应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持续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
本书以隔震工程中常见的叠层橡胶支座与悬臂柱串联的隔震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体系的几何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应用微分求积单元法,分析了装配式柱顶隔震体系的固有振动特性和地震响应行为,探讨了装配式柱顶隔震体系的随机响应,进行了多个缩尺比例模型的振动台试验。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隔震技术的应用;装配式结构基础知识;装配式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