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成都市公共图书馆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本书系统介绍信息描述的历史发展、功能、原则、范围及描述方法。具体包括:介绍信息描述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介绍和解读现行信息描述国内外标准的核心内容及应用,包括《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SBD统一版、IFLA图书馆参考模型、UNIMARC书目格式及规范格式、RDA、MARC21等国际国外标准,包括我国**颁布的国家标
《渔业叙词表》是随着渔业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适应IT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需要、增强手工标引与IT信息处理的兼容性而编制的。本词表共收录词条6172条,其中叙词4326条,非叙词1846条,组代关系词条81条。词族391个,平均每个词族含有7.67个概念,词族层级**为4级。为了增强跨语言应用,每个词条配备英文或拉
本书来自作者主持多年的写作工作坊项目,项目针对5-7岁初学写作的儿童,为教授读写课程的一线教师提供写作教学方面的指导,进行家庭亲子共读共写的家长、组织读写活动的阅读推广人也可应用此书。作者认为,说话和绘画在孩子初学写作的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说、画、写三大部分。作者详尽记录了46次经典的课堂教学
书籍是历史悠久的传播媒介。书籍史涉及书籍从产生到传播的复杂过程,与媒介史、阅读史、编辑出版史、印刷技术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有交叉关系,可以说是以书籍为对象的文化史。本书借鉴了西方书籍史研究的视角,同时还注重辨析中国的书籍文化史与西方书籍史、阅读史之间的文化差异。 本书选择中国古代有典型意义的书籍作为具体案例,将其置
目前我国很多的图书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图书馆管理体制落后、信息化管理利用率低、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等。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书作者试图对图书馆创新管理方面进行系统性探索和研究。全书包括七章内容:第一章对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对现代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文化管理、人力资
文化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非遗更加迫切地需要保护与传承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在拇指化阅读的读屏时代,借助信息技术、移动网络等技术手段来探索适合当下大众传播习惯的新形式与载体。将非遗可视化、情景化、碎片化地应用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满足低头一族对于文化产品的阅读需要,实现非遗快速、有效的传播与展示。在
有鉴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学界关于文献、图书的社会、文化研究的逐渐兴盛和以“书籍史”视角对中国古代文献图书史研究成为海外汉学的热点,本书通过梳理、解释本土学术中自成系统的文献、图书研究的“内在理路”及其强大惯性,在引入外来新方法、新视角所发生的观念上的歧异和实践中的困惑,从而从文化史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文献做概括式的总论
本书作者在通过全国范围内遴选样本开展的0-12岁儿童数字阅读调查中发现,该年龄段儿童的主要数字阅读方式是有声阅读。基于这一发现,本书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证研究,基于哈贝马斯行为交往理论论证了有声阅读的文化合理性;整理了我国儿童有声阅读现状,包括有声读物生产模式、有声内容呈现方式及传播模式,探讨了有声阅读如何拒绝浅阅读和碎片
占其布所著《前古典时期蒙古文文献》一书对前古典时期的回鹘式蒙古文文献,包括碑刻、纸质等文献及其研究情况按出土地点分五部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书后附有文献索引和图片(35页)。此书对了解前古典时期蒙古文文献情况,尤其对了解其研究情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