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福多出版《思维语言》(即LOT1),原创性地提出思维语言假说。本书是福多思维语言思想的继续,他在回应学界对LOT1质疑的同时,结合当代认知科学、心灵哲学等学科前沿成果,自我批判地发展了其后期思维语言(即LOT2)思想。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概念展开,通过对LOT1的回顾和对实用主义的驳斥,对LOT
马尔库塞一生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背景,经历了三次大的研究重心的转向:从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从海德格尔哲学转向黑格尔理性观、从黑格尔哲学转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此相对应的是,他关于人的解放路径的思考也经历了劳动解放—爱欲解放—技术解放—审美解放四种解放理论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其坚持历史唯物主
辩证法是一门极易被误解和误用的逻辑科学,它虽明确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但又常常被僵化的形式思维所影响,成为被人们诟病的“变戏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黑格尔思辨逻辑的生命内涵被完全抽离了,只剩下空洞的躯壳。相反,恰恰是生命意向性有序的新陈代谢,创造了辩证法的逻辑,赋予思辨的丰富价值和意义。为了基本的生存,生命意向性
通常意义上的“现代中国”,特指1919—1949年时段的中国社会。现代中国是在近代中国(1840—1919)八十年积累的基础上运行的,处于量变到质变的急速转型期。因此,现代中国尽管在时间上只有三十年,但却有文化的中外交汇、古今嬗变,有社会的剧烈变动、矛盾交错,新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变化多端,因而现代中国的学术研究非常活
本书通过真实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向非技术读者讲授基本分析方法,介绍发生了什么、将发生什么以及如何使美好的事情发生。本书旨在使非技术读者能够理解分析学会如何影响他们所关注的事物。通过本书所描述的实际情况,读者将了解到分析学应用的关键步骤以及可能的陷阱。
本书共分为三编:上编从甲骨古和金文中存在的重要关键词,联系与之相关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讲远古时代的审美观念;中编从原始社会和早期文明的的主要饮食器物的起源与展开来讲内蕴在其中的审美观念;下编从原始社会和早期文明的主要舞乐器物的起源与展开来讲内蕴在其中的审美观念。
黄楠森文集》第十卷主要收录黄枬森先生的讲稿和手稿。其中讲稿部分包括8篇文献,手稿部分包括14篇文献,全书共约51万字。这些文献均未发表过,其中大部分是黄先生身前曾经整理并同意收录文集的;也有少量文献是作者未来得及整理,但编者感觉十分重要的,故而也补充收录进来。本卷的文献主要反映了作者早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列宁《哲学笔
孟子其人是继孔子之后对国人影响较大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其书亦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儒家经典著作。学者周志文谙熟《孟子》,积数十年阅读体验、讲学之功撰成《孟子讲析》。书分十四卷,卷下分章,每章有原文、译文、注释及讲析四部分,译文通达且更注重对话的氛围和现场感,注释简要练达,相比较而言,在博采众说的基础上注意结合自己丰
这是一本充分展示了动机式访谈精神的实践指南。它以匠心独运、一见了然的写作方式精妙剖析了动机式访谈是如何通过谈话激发他人内在改变动力的。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为读者展现了在运用动机式访谈的技巧和策略时,符合与不符合动机式访谈的临床对话之间那微妙且深刻的分野。本书不仅是领悟动机式访谈关键概念和技术的指路明灯,更为在各类助人领
《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全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和实践心理学。本书以幸福感为核心系统,涵盖了所有主要的积极心理学主题,包括:幸福感、品格优势、乐观、感恩、品位、心流、正念、情绪智力、创造力、天赋、智慧、成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