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兴衰变化,已有的反恐合作研究亟需新的思路和视角。本书突破以往分析国际反恐合作的分析框架,借鉴国际联盟理论,采取“联盟视角”,在综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反恐联盟组建的背景,梳理了“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兴衰历程,回顾了国际反恐联盟与“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斗争;结合丰富实例,对国际反恐
本书以也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社会整合、部落社会、地方主义、伊斯兰主义运动和外部因素五个专题全面考察也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复杂历程、当代境遇和发展前景。通过专题研究,深度剖析也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并就当前也门国家重构前景进行系统分析。如何结束内战实现政治和解和社会经济发展,重
《日本研究论丛》由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本辑设“历史篇”“语言与文学篇”“社会篇”“思想篇”四个栏目。内容涉及:日本“出云神话”的内容,“出云大社”的祭祀、神乐等活动;宋元时期东亚海域互动机制的建设与发展;近代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东亚联盟论”及其宣传工具《东亚联盟》的侵略属性;日本对中国古代养生学思想的接受和吸收
《中东欧国家发展报告(2023)》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与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组织力量编写,以中东欧16国为主要关注对象的年度发展报告,是《中东欧蓝皮书》系列的第5部。报告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2022年中东欧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状况,同时重点关注
《日本研究论丛》由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本辑设“历史篇”“语言与文学篇”“伪满研究”三个栏目。内容涉及:7世纪初至18世纪前期古代中国与日本僧侣往来的四个主要时期以及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近代日本对“propaganda”一词的译释以及“思想战”与“宣传战”的区分和关系;美日韩安全合作强化的动因、路径与影响;日源新词
在19世纪40年代美国罗得岛州立宪运动之中,以托马斯·多尔为首的激进派绕开议会,自行立宪,并试图取代州政府,由此引发了一场时人口中所称的“多尔战争”。本书以围绕“多尔战争”的政治辩论为切入点,对“人民”“多数统治”“革命”等美国核心政治概念的内涵演变,以及美国后革命时代的政治变革的机制和政治文化的特点进行了细致、深入的
本书从区域国别研究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法国社会的特征。内容覆盖法国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体系、职业精神、文化政策。这些关乎法国社会运行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从本质上反映了对等级的依恋和对平等的追求。这一看似矛盾的社会生活方式背后却有着统一的文化逻辑:高贵与低贱的对立。这一基本文化特征也贯穿法国文学的创作实践,《追忆似水
本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自2015年以来出版的第八部关于加拿大政策研究的年度报告。本书有六个专题,分别是“特别推荐”“加拿大环境政策研究”“加拿大外交政策研究”“加拿大传媒研究”“加拿大文学、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加关系研究”。各专题由多篇学术论文组成,呈现了对目前加拿大环境、外交、传媒、文化、文学等最前沿的研
本书以英国工党百年政策史为脉络,分阶段全面阐述对其影响较大的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脉络,以及在其影响下工党社会福利政策的变迁历程,考察社会福利思想各流派不同的思想主张对英国工党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并探究影响福利思想选择的“场域”究竟包含哪些主客观要素、这些要素发生影响的机制和特点是什么。
本书采取历史与现实兼顾、叙事与论述结合的写作方法,运用最新的学界成果与统计数据,在介绍东北亚地区自然地理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东北亚各国的历史、民族、宗教、文化艺术、教育科技、政治、经济、国防与军事、外交,并归纳了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的双边关系以及美俄日三国与其他东北亚国家间的关系。本书体系框架完整、内容资料详实,既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