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识”经典系列第三种《中国文学常识》内容上起公元前4世纪商代中叶,下迄20世纪初新文学运动,不仅涉及文学,还兼及史学、古籍、文字、绘画等,注重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用新的观点、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中国历代文学作了系统的梳理,脉络清晰,材料丰富。书中有郑振铎先生鲜活的口语表达,也有许多神来之笔,是丰富知识储备、提
本书是一部原创小说。全书以文昌普通百姓四公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讲述四公因初婚的悲剧走上贩牛之路,成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牛客,并深深爱上风餐露宿、充满刺激的牛客生活。后来,四公再次娶妻,一对原本没有感情的夫妻,在命运的浪潮中风雨同舟,白头偕老。小说通过描述四公的婚姻家庭、牛客生涯、抗日经历,以及解放后漫长的牛倌岁月、改革开放初
该诗集中编入了作者2023年5月至2024年7月间创作的45首诗,并以其中一首“西巷里的雅兴”来命名诗集。该诗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亲情、友情的感悟,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诗集包括《西巷里的雅兴》《第十七绕迥之木龙年》《绿龙王》“明天”“游戏”“雨天的猫、女儿和我”“生活”“陈巴尔虎之印像”“致情人的诗歌”“他们”
本书稿是文化部“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支格阿鲁王”项目成果,系彝文古籍文献的汉文译本。本书稿整合了云贵川三地不同版本的支格阿鲁文献,完整再现了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全貌。该史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庄严、雄伟,主人公支格阿鲁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中华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同时,史诗中表现出来的支格
本书是清代黄绍昌、刘熽芬纂辑的地方诗歌总集《香山诗略》的标点本。《香山诗略》为香山地区最有名气的诗歌总集。全书共12卷,辑录了唐以来迄于清代香山诗人的诗作,反映了香山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保存了该地区的人文情怀和文学底蕴。本次整理,以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为整理底本,对书稿进行标点。这是首次对《香山诗略》的
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拟出版《蒙古族著名作家作品精选》系列丛书50册。丛书拟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蒙古族作家用本民族文字创作的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包含诗歌、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等四种体裁。此套丛书选择的作品,均通过描绘我国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讴歌了草原儿女对伟大
本书为“成长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是刘白羽女儿刘丹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回忆和记述父亲的成长历程,书稿以《心灵的历程》、刘白羽的日记、刘白羽的作品、有关刘白羽的纪念文章以及2004年春季父女二人三个多月的对话为素材,再现刘白羽的成长轨迹,总结和梳理其成长的规律和心得。围绕家庭教育、师友影响、时代变迁等方面讲述刘白羽成长过程中为
本书选取从北宋到当代(下限可以断自清或民国)的“江西诗派”代表性人物的代表性作品约200首。每首按照作者简介与江西诗派渊源、作品简注、历代评价和“知人论世”的创作背景、诗歌鉴赏(偏重赏析江西诗派风格特点)的体例进行全方面的、深入的赏析。力图通过对“江西诗派”经典作品的选读和鉴赏,帮助读者更好地品悟“江西诗派”作品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