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为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是建筑施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本教材分为十章,首先介绍了建筑识图基础、形体投影图绘制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建筑工程图识读绘制、建筑构造概述,以及地基与基础、墙体、楼地层、楼梯和电梯、门窗和屋顶等内容。教材配有习题册,每章后设置了“思考练习题”,部分章节后还设置了“技能训练”,供学
本书包括磷酸镁胶凝材料、氯氧镁胶凝材料,3D打印混凝土,纤维复合材料及工程应用,X射线物理基础,扫描电子显微镜物理基础,电化学工作站原理,核磁共振的测试方法等八章内容。
本书聚焦于北京老城的城市更新问题,从实践和研究两个层面进行了探讨。实践部分收录了柴培根建筑师及其团队在2010-2023年间的七个北京老城更新项目,其中既有街区更新,也有规模、尺度各异的建筑改造,对每个作品采取了按时间发展的线性叙述方式,以表达城市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复杂多样的动态过程的本质。研究部分则是基于中国建筑设
本书内容讲述:青岛市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自2022年开始,启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聚焦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市政设施建设等十个重点攻坚领域,让城市功能更完善、环境更优美、产业更优化。以上合示范区为例,介绍城市更新的相关概念及内涵、在该背景下市政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的实施途径及技术要点。
“建筑应用创新大奖”(2022-2023年度)经过自愿(推荐)申报、资格审查、专业组初审、终评会议评审、大奖组委会审核以及公示等环节,最终有87个优秀项目获得表彰。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扩大宣传、促进交流,我们编撰出版《建筑应用创新大奖获奖工程集锦(2022-2023年度)》,对获奖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配用了代表性图
本书分为三章,分别对应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中土地概念三个阶段的演变,以区分从20世纪初到今天的城市转型过程。
在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服务国家战略、实现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可能抓手,以及城市群成为国家发展与空间治理重要平台的现实背景下,本书以城市-区域尺度绿色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探索城市群整体的绿色转型工具与生态格局营造路径。
本书从生态城市的生态学基础、生态城市的经济学基础、城市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足迹理论、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入手,针对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解析、内涵、特征、结构、运行及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动力进行了阐述;接着深入探讨了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并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出建议;最后研究了低碳时代生态城市建设。
本书全面论述了进入新时代以来设计建设的119座铁路客站。全书共分4章,包括特大型车站13座,大型车站19座,中型车站72座,小型车站15座。书中总结展望了进入21世纪后,我国铁路客站建造在完善设计理论、新材料应用、新结构发展、新产品新装备研发、结构体系创新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中,最具代表的车站雄安站是全国首座大规模
本书针对BIM工程师土建岗位,按照工作流程、结合岗位内部分工配合及相关责任,设置了项目准备、建筑建模、结构建模、创新应用四个篇章,各个篇章下设工作项目模块,共计8个项目,主要包括项目信息设置,创建轴网标高,砖混墙体及门窗、幕墙、楼屋面、建筑楼梯、体量与族、独立基础、结构梁板柱等的创建,明细表创建、平面出图、渲染与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