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布宁极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20余篇。布宁的小说用散文诗一样的优雅笔调,将大自然的声音、气味、色彩和光线,细腻捕捉并诉诸笔端,展现出“真实的俄罗斯大地和乡土的气息”,是“对正在逝去的古老的俄罗斯的缅怀”。
本书围绕“人到中年”为主题的小说,抽丝剥茧地剔除了覆盖在日常生活之上的精神罩衣,将当代中年人的疲惫、孤独、内耗等现代性的症候置于前景。这一组“隐没于夜色”中小人物,面对各自的困顿和挣扎,展现出对生死、欲望、伦理等生命属性的积极思考,诠释着中国人、中国家庭历久弥新的“情感伦理学”。
作者以敏锐的心灵触角捕捉生活中的细微瞬间,通过文字将这些瞬间凝固成永恒。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段诗句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这书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对人性、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书中收录了多首不同风格的作品,既有对个人情感世界细腻描绘的爱情诗篇,也有对社会现实尖锐批判的思考之作;既有对大自然美丽
全书共6章,分别是“日常叙事、奇诡想象与社会现实透视”“现实凝视、理想聚焦与生态书写”“物理人情、青春回望与现代性书写”“劳模叙事、情感书写与权力批判”“侨乡文化、病痛书写与生存苦境”“现实审思、科学叙事与精神暗伤”。
本书是日本美学大家白洲正子的随笔集。收录了白洲正子三十年间漫谈日本传统文化之美和生活之美的精彩随笔。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经历了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人心和社会环境却开始变得浮躁不安。旧时匠人、文人坚持的文化在经济的巨浪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为此痛惜的白洲正子决意重新发掘日本旧时文化之美。数十年间,她走访古都,拜会匠人,畅谈
本书以20世纪50年代的汽车兵的视角,记述曾在青藏高原度过的极其艰苦危险的年轻时代。他们面对艰苦的环境与危险,毫无退缩。作者用其坚韧不拔的精神,40多年间翻越了唐古拉山高达120多次,以生命与青藏高原深情对话。在青藏线上,官兵们的生活充满挑战,但他们却用勇敢与坚毅,书写着生命的传奇。作者对青藏线上官兵生活的深刻感受,逐
我们的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越是痛苦,便越要欢乐,越想放弃,便越要坚持到底。春有凉风,冬有雪,人间处处好时节。人生不止一个答案,相信世间之物的循环往复,灿烂终有时。围绕这个主题,精选李白、王维、苏轼、陶渊明、陆游、刘禹锡、黄庭坚、辛弃疾、张岱、鲁迅、萧红、朱自清、李叔同、仓央嘉措等大师作品中的名句或名段,并邀请作家
本书讲述伊朗音乐家纳瑟人生最后8天的故事。纳瑟是德黑兰有名的演奏家,他一生离不开塔尔琴,但他的太太娜希德却不大欣赏。一天,娜希德发怒砸毁了琴,纳瑟四处寻找另一把代替,然而世间再也没有第二把跟昔日的一样好。塔尔琴被砸毁,等于他至真至纯的爱粉碎了。他急着买一把新琴,却发现他一直深爱的伊拉妮早已把他当成路人。多年专一的爱,竟
本书从鲁迅人生主题与道路抉择、鲁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鲁迅小说对金钱的描写、鲁迅小说里的衣着描写、为什么说《孔乙己》是经典里的经典、从《故乡》谈鲁迅小说的现代性、对《野草》的逐篇简释等多个方面对鲁迅及其作品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试图从文字中发现和阐述鲁迅何以成为鲁迅、鲁迅的创作何以体现出多方面的超拔以及现代性自觉,为普通
本书讲述了从汉武帝亲政到去世为止近五十年的人生,以及生活在他的时代的众多立体饱满的人物。本书深受鲁迅《故事新编》的影响,故事完整,行文诙谐流畅,书中人物更是生动有趣。他们各自跌宕起伏又彼此交织的经历,汇成群星璀璨的故事之网。亦庄亦谐,亦真亦幻。